作為清潔、高效的能源載體,氫能不僅被譽為新能源汽車的終極解決方案,也是人類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終端能源形式之一。據世界氫能委員會預計,到2050年氫能將承擔全球18%的能源終端需求,并創造超過2.5萬億美元的市場價值,燃料電池汽車將占全世界車輛的20%-25%。
正是預見到氫能技術光明的發展前景,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將其上升為國家、城市戰略進行重點扶持,我國也不例外。在2019年兩會期間,推動加氫、充電設施建設等若干項內容被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標志著大力發展氫能已被按下“快進鍵”。
而在前不久舉行的WEY三周年品牌之夜上,WEY品牌宣布將于2022年推出首款燃料電池車型,實現長城汽車“清潔化”發展的進一步落地。如果時間上完美達成,長城汽車將成為首批推出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的中國車企。不過,如今距離實現這一目標僅剩下兩年時間,長城汽車真的能夠做到嗎?
事實上,作為中國汽車企業的領軍者,長城汽車早在2016年初便成立項目組,開啟了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工作,目前已投入超過20億自有資金,擁有多項達到國際水平的技術儲備。可以說,其在氫能方面的布局之深厚,足以支撐長城汽車搶先推出氫燃料電池乘用車。
在人才方面,長城汽車已組建起一支總人數達到330人的氫能研發團隊,包括外籍專家56名,博士34名,碩士124名。并同步在保定、上海、德國慕尼黑、日本橫濱、加拿大溫哥華五地建立研發中心,協同國際一流人才共同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研發及市場化進程。
在硬件設施方面,長城汽車于2018年6月建成并運行國內領先的氫能測試中心,測試試驗能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中心涵蓋國內首座104MPa高壓氫氣循環測試實驗室、國內首座70MPa液態儲氫加氫站、國內首座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測試實驗室、國內首臺6軸儲氫瓶纏繞機、國際領先燃料電池測試實驗室等一系列世界級高端研發設備。
值得一提的是,為支撐、引領我國氫能領域技術創新,長城汽車將該測試中心向整個行業開放,其他車企也可在這里進行諸如儲氫系統安全驗證、燃料電池系統測試、整車測試等工作。以往,許多國內企業不得不前往國外進行相關測試工作,背后的時間成本極高,而長城汽車這種開放共享的做法,無疑會進一步推動全行業的產品驗證和技術方案的落地。
得益于強大的研發團隊與領先的硬件研發設施,長城汽車在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領域積累了高功率燃料電池堆技術、高性能膜電極技術、峰值輸出功率為95kW的燃料電池系統、70MPa Ⅳ型儲氫瓶開發技術、世界級無油空壓機開發技術、世界領先的深冷壓縮加氫技術等多項技術儲備,這些都是長城汽車2022年推出首款燃料電池車型的基礎所在。
95kW燃料電池系統
長城汽車自主開發的燃料電池系統峰值輸出功率達95kW。該系統嚴格遵循V模型開發流程,完整覆蓋設計需求及測試驗證要求;精密的控制策略及系統設計,滿足高溫工況持續運行及怠速低溫工況持續運行;高度集成一體化設計實現超高系統功率密度;通過簡化氫氣循環設計,提升系統效率;多功能電子溫控系統及高效熱管理系統設計,滿足全工況下冷卻安全需求,可實現-30℃低溫冷啟動。除了在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及相關核心部件的開發上具有先發優勢,長城汽車還將目光聚焦于氫能源供應鏈體系,并打造了國內首座液態儲氫加氫站。與充電樁制約著純電動汽車普及一般,加氫站網絡的建設,將是燃料電池汽車能否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氫能源的供應同樣需要及早布局。
據悉,從車企背景出發,長城汽車并不完全參與整個加氫體系,而是主要聚焦在加氫協議與加氫站系統集成方面,幫助建立健康高效、低成本的氫能產業,實現大規模、穩定高頻的氫氣供應。
由于氣態高壓氫長距離運輸成本高,而液氫對運輸距離不敏感,結合實際應用與運輸,長城汽車認為應通過可再生能源制取氫氣并進行液化,建立區域性氫能調控站,一來在交通領域為燃料電池汽車實現規模化加氫,二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石化能源的使用,從而減小環境污染。
從燃料電池汽車相關核心技術,到氫能源儲運,長城汽車均已率先布局,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即可體驗到中國汽車品牌推出的燃料電池乘用車。
本文允許轉載,轉載時需注明出處:全時財經 - http://www.clothingreviews.net/auto/20200104/683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