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單的人氣小鮮肉鹿晗,最近無辜地躺了槍~
去年戀情公布后不久,好奇的粉絲就發現,一些網絡平臺上出現了類似“鹿晗戀愛險”的產品,賠付的場景是“一年內分手”或者“不分手”,有的月銷量達百余份。理財幫(ID:banglicai)幫主記得,之前霉霉公布出人意料的戀情時,也出現過類似的戀愛險。
不過這次,眼看著一些“鹿飯”入局,保監會也忍不住提示幾句:公眾人物“戀愛險”不是保險產品,會面臨缺乏法律保障的風險啊!
除了戀愛險,還出現過哪些充滿噱頭的保險產品呢?來跟幫主一起瞅瞅吧~
公眾人物“戀愛險”蹭上了霉霉、鹿晗、王俊凱
微博上,有不少網友截圖上傳了“鹿晗戀愛險”類的產品。在去年10月份鹿晗公布戀情后,一位粉絲就發現了鹿晗失戀險,11.11元一份,如果“鹿晗和關曉彤一年內分手”,商家支付一定倍數金額。理財幫(ID:banglicai)幫主弱弱地想說一句,這是多么嫉妒兩位小鮮肉的戀情啊~~
(圖片來自微博)
似曾相識,幾年前,抖森和霉霉傳出戀情的時候,就有商家弄出了“泰勒·斯威夫特分手保險”。一份兩元,只要“抖森”湯姆·希德勒斯頓和“霉霉”泰勒·斯威夫特一年內分手,就能返還4塊錢。最后的結局是,兩人真的bye~bye~了。
不過,這次的“鹿晗戀愛險”也引起了監管層的關注。保監會近期發布一則防范互聯網偽保險的風險提示說,有互聯網平臺銷售公眾人物“戀愛險”(如“鹿晗戀愛險”),以在一定期限內公眾人物是否保持戀愛關系為賠付條件。經核實,公眾人物“戀愛險”并非保險產品,不符合《保險法》規定,也不是由保險機構開發和銷售。消費者購買公眾人物“戀愛險”,會面臨缺乏法律保障的風險。
幫主隨手又搜了一下發現,雖然“鹿晗戀愛險”沒了,但類似王俊凱《戀愛險》的產品還掛在網上。比如,一款售價10元的“王俊凱一年戀愛險”厘定:王俊凱一年之內戀愛可三倍賠付,認證的還是6年老店。這位店家也是挺操心的,但交易記錄目前還是空白。
遇到涉嫌賭博性質的“保險”要小心
像戀愛險一樣,移動網絡的普及,也帶來一些保險創新的噱頭,難辨真假的消費者很容易出于好奇試水。
2015年,股市漲跌牽動著市場的神經,當時有互聯網投資社交平臺可預約與股價波動相關的“跌停險”產品,網站稱與國內某保險公司進行合作。也有面向車主的“貼條險”,實際上是打著保險旗號的“李鬼”,與保險并不沾邊,還有諸如“忘穿秋褲險”、“脫光險”、“防小三險”等。
看熱鬧之余,理財幫(ID:banglicai)幫主也簡單提醒下粉絲們,如果害怕遇到”偽保險”,不如就從產品的保障內容、提供保險的主體兩個方面來看。
什么的產品才算是保險呢?先看看《保險法》的定義。
當然,并不是任何主體都可以開發或者售賣保險。
根據《保險法》中的相關規定,只有保險公司才是開發保險產品的合法機構,且所開發的產品需向保監會報備,才可由保險公司或具備資質的保險中介機構進行銷售。
與此同時,保險的核心功能是“保障”,而“跌停險”類似對賭游戲,有“博彩”嫌疑。如果上升到精神層面來看,保險的精神實質是風險管理,具有“經濟補償、資金融通和社會管理”的功能。
對于保險風險,保監會曾解釋,是指尚未發生的、能使保險對象遭受損害的危險或事故,具有客觀性、可能性和偶然性。保險風險不受人為因素影響,不可控。拿“跌停險”來看,股票“跌停”是可以受人為因素影響的。“世界杯遺憾險”、“貼條險”等,這些產品雖然帶著“險”字,但并未體現保險對客觀事件的風險管理功能。
針對這類“偽創新”,保監會也從制度上補足了一些約束。在2017年初印發的《財產保險公司保險產品開發指引》中,財險公司保險產品開發原則和禁止性規定得以細化。
其中規定,保險產品不得違法違規,不得違反保險原理,不得違背社會公序良俗,不得開發對保險標的不具有法律上承認合法利益、無實質內容意義、炒作概念的噱頭性產品等產品。
作者: 陳末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