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宣布旗下三家科技公司——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平安醫療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平安壹賬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分別順利完成定向私募融資。
4家子公司分拆上市、平安好醫生赴港IPO,中國平安在資本市場上扔下一個又一個“炸彈”。
2月2日,又一個重磅消息來襲:
中國平安宣布旗下三家科技公司——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平安好醫生”)、 平安醫療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平安醫保科技”)和平安壹賬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金融壹賬通”)于近日分別順利完成定向私募融資。
公告顯示:平安好醫生此次為Pre IPO融資,融資金額為4億美元。目前,平安好醫生已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A1申請表格。平安醫保科技完成首次融資11.5億美元。金融壹賬通完成首次融資6.5億美元。
3家科技公司圈了22億美元
先來看一看這一次進行定向私募融資的3家子公司。
根據中國平安的定位:
平安好醫生業務主要通過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醫療健康流量入口業務;
平安醫保科技業務主要通過平安醫療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為城市提供控費服務、精算服務、醫保帳戶服務、醫療資源管理、健康檔案應用等全方位醫保、商保管理服務;
金融壹賬通業務主要通過平安壹賬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為金融機構,包括銀行、保險、證券、信托等在內的機構伙伴提供一站式金融科技解決方案。
3家公司合計融資金額達22億美元,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是中國平安旗下科技公司。
事實上,中國平安正在從一家綜合金融集團向科技公司轉型。
2017年11月,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在公司執委會全體大會上,作了一份題為《新時代 新起點 新征程》的報告。報告中,馬明哲強調,如果說過去30年,平安打造的國際領先綜合金融集團這個孤品是“河東”,那么,站在新起點上,平安要走向“河西”——一個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
過去十年,中國平安在利用科技推動主營業務發展的同時,將其拓展成為第三方科技服務的平臺,并已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公司擁有科技研發人員超過2萬名,大數據科學家超過500人,申請全球和國家各類專利量超3000項,多個領域的科技創新處于全球領先水平。
對此,中國平安有關負責人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在“金融+科技”戰略新藍圖指引下,中國平安以五大核心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云平臺、區塊鏈與生物識別)為基礎,深度聚焦金融科技與醫療科技兩大領域,一方面,將科技成果運用于平安核心金融業務中,提升競爭力;另一方面,不斷將這些領先的技術,孵化出一系列金融科技和醫療科技平臺,向社會及行業開放,并且不少技術應用已經走向海外。
而根據中國平安的公告:一直以來積極發展創新科技支持主營業務的發展,同時結合集團科技戰略轉型的需要,包括并不限于在未來合適的時機,將部分科技業務對外進行各種方式的融資,以實現股東價值的最大化。
國際投資者“入局”
根據公告,此次3家科技公司以定向私募融資的方式進行。所謂定向融資,也屬于私募融資,是指非公開發行,只向特定數量的投資人進行融資,并限定在特定投資人范圍內流通轉讓。
而中國平安限定的投資人范圍以國際投資者為主。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3個項目的融資以軟銀愿景基金(投資平安好醫生及平安醫保科技)、IDG、SBI集團等境外投資者為主,體現了國際資本市場對平安的科技創新,及旗下科技業務的模式、增長潛力和價值的充分認可。
公開資料顯示:軟銀愿景基金(The Vision Fund)成立于2017年5月,是全球最大的科技基金。資金來自沙特公共投資基金、阿聯酋阿布扎比,以及蘋果和高通等科技公司。軟銀愿景基金擁有私募基金或風投機構難以企及的體量,資金規模相當于4個銀湖資本或15個紅杉資本。
對于此次投資,負責本次融資項目的軟銀愿景基金負責人松井健太郎(Kentaro Matsui)表示:“中國是全球經濟最有活力的新興經濟體,擁有全球最大的醫療健康市場,公司看好這一領域的巨大發展潛力。作為中國領先的企業之一,中國平安是新興醫療科技領域的引領者。對于平安好醫生和平安醫保科技的投資,我們感到非常榮幸,也期望支持這幾家創新型科技公司快速發展。
中國平安表示:“此次融資體現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平安科技轉型戰略的充分認同,及對平安的醫療科技和金融科技在數據、技術、人才、場景等方面優勢的信心。融資的完成將進一步充實公司科技業務發展的資金實力,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抓住有利的市場機會,加速發展。”
“中國醫療科技和金融科技正在蓬勃發展,潛在市場規模巨大,公司將持續推進‘金融+科技’雙驅動戰略,通過我們核心主營業務科技能力的提升及完善金融、醫療生態圈,高效、精準地滿足客戶全方位的金融生活服務需求,致力成為世界領先的金融科技公司。”中國平安進一步指出。
其實,中國平安是最早引進國際投資者(外資股東)的金融機構。1994年,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有意成為中國平安的股東,但是根據當時的監管無法獲得董事席位,入股談判陷入僵局。為此,中國平安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明哲提出了類似“聯合國觀察員”的過渡性質安排,才讓他們勉強同意。
“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溢價進入,為中國平安發展壽險業務提供了很強的資本支持,同時還促進了中國平安財務、審計、核保核賠等制度上的變革。”馬明哲曾坦言,在這2家外資股東的引薦下,中國平安又聘請了麥肯錫作為戰略及管理改革方面的顧問,明確了以壽險業務為核心,抓住了中國壽險業起步的黃金時間,獲得了快速成長。
3家科技公司是否能夠復制平安壽險引進“外腦”取得的成功?我們拭目以待。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