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欧美日韩亚洲v在线观看/日韩免费视频/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昨爱

全時財經

首頁 > 保險 > 正文

保險業開放:純外資壽險有望擴大

(原標題:保險業開放:外資壽險的春天)

微信圖片_20180411001431

未標題-5拷貝

保險業對外開放迎來重大利好,隨著外資金融機構在國內設立保險機構政策放寬,純外資險企數量有望擴容。4月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并發表重要主旨演講時表示,中國將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在服務業特別是金融業方面,去年底宣布的銀行、證券、保險行業外資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要確保落地。同時要加大開放力度,加快保險行業開放進程,放寬外資金融機構設立限制,擴大外資金融機構在華業務范圍,拓寬中外金融市場合作領域。

五年計劃

事實上,去年以來,促進保險業對外開放相關政策“輪番上陣”。2017年1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將重點放寬銀行類金融機構、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保險機構和保險中介機構外資準入限制;8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促進外資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將減少外資準入限制,推進證券業和保險業等金融機構的對外開放,明確對外開放的時間表與路線圖;9月,保監會召集10家外資公司負責人座談,釋放出將進一步加大對外開放力度的信號,透露保險業將進一步優化監管環境和政策。

備受業內關注的是,2017年11月1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中美元首北京會晤經濟成果吹風會上,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宣布了金融業擴大開放的消息:外資保險公司呼吁多年的放開外資持股比例終于落地,三年后,單個或多個外國投資投資設立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的投資比例將放寬至51%,五年后投資比例不受限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分析稱,推動形成保險業全面開放新格局,意味著要進一步提高保險業的開放水平,拓寬開放的范圍和領域,擴大開放的規模,提高開放的質量。

1555億與2.6萬億的差距

據了解,我國目前有友邦、中宏人壽與中德安聯3家純外資壽險公司。不過,外資壽險在中國加入WTO后股份再未超過50%。

在1999年“入世”談判時,保險業對外開放是其中的談判焦點之一。最終,中國在“入世”時承諾,外資進入壽險領域只能設立中外合資壽險公司,外方股東持股比例不得超過50%。

2002年1月,“入世”后首家合資壽險公司中意人壽成立。外資壽險公司在2005年迎來了“頂峰”,公司數量增至24家。有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共有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保險公司在我國設立了57家外資保險公司,下設各級分支機構1800多家,世界500強中的外國保險公司均進入了中國市場。

與此同時,外資保險機構市場份額也逐步擴大,已從“入世”之初不足1%增長到2016年末的5.19%。但這與國內保險公司市場規模差距仍然不小。就壽險行業來看,2011-2017年,外資保費分別為386億元、475億元、597億元、734億元、991億元、1388億元、1555億元,雖然外資保險公司保費規模連年增長,但與整個壽險行業的2.6萬億元保費規模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對于外資壽險在國內發展緩慢的原因,朱俊生認為,壽險只能以合資的形式設立保險公司,因為沒有主導權,雙方發展理念存在出現分歧的可能性,這對于整個公司的治理架構其實會有一些影響。從保費的角度來看,外資險企穩健經營的理念也值得內地市場學習。朱俊生分析稱,前幾年,一些中小壽險公司成立時間不長,但靠中短期存續業務保費沖得很高。這種經營理念對于很多外資公司來講是難以接受的。而一些外資公司穩健的發展理念恰恰是我國險企應該學習的。

事實上,因為經營理念不同合資險企“分道揚鑣”的保險公司不在少數,多數險企選擇變身中資險企。在27家合資人身險公司中,從未發生過股權更迭的僅有匯豐人壽、德華安顧人壽和復星保德信人壽3家。

純外資壽險有望擴大

有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7月末,外資保險公司總資產達到10022.5億元,較“入世”之初的30億元增長了333倍。外資保險公司的進入,帶來了先進的理念、技術、產品,推動了我國保險行業改革發展。不過,外資保險公司還存在發展相對緩慢、份額占比仍然較小等問題。

對于放開外資持股比例對保險市場的影響,朱俊生認為:“此次重大利好消息將進一步推進上述開放政策盡快落地。可以預計,未來外資進入保險業的組織形式可以更加靈活,在合資公司中可以謀取控股地位,甚至還可以獨資子公司的形態經營,從而增強了外資保險公司的經營靈活性與自由度。進一步開放對于推動保險市場改革,促進保險市場競爭,提高市場效率以及保護消費者利益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值得關注的是,在去年相關政策不斷鼓勵外資進入責任、健康、養老等保險領域的同時,2017年6月,香港保監局成立,兩地監管實現接軌,市場相互開放呼之欲出。與原香港保險監管處相比,新的監管制度將擴大管理保險公司的范圍,香港保監局將計劃在兩年內逐步收回香港保險牌照發放權。有業內人士認為,香港保險牌照含金量將越來越高,牌照也將“一照難求”。

數據顯示,2017年三季度內地訪港客戶新造保單保費為101億港元。在內地赴港客戶購買的保險產品中,超過95%的比例為保障類產品,包括重疾險、分紅型終生壽險等。以香港保誠公司的雋升產品為代表,特色是演示收益高,可多幣種配置;香港重疾險特色是定價比內地低,保障疾病種類比內地多;高端醫療險的特色是保障金額高、全球合作醫療機構多、理賠便捷(可以直付)。

一位保險業內人士也指出,香港保險的覆蓋范圍雖不如內地廣,但針對性更強,這與內地重疾險相比“略勝一籌”。但在目前的環境下,消費者也需要注意非法銷售香港保單的手法。按香港保險監管規定,如果經紀公司出現違法經營行為(如返傭或與內地中介合作開展業務),可能導致客戶保單被宣布無效,且不退保費。因此,消費者還需要熟悉兩地的法律規定。

不過,這一難題或將在兩地放開保險市場得到緩解。上述人士指出,保險行業開放或將對于內地保險市場意義重大,這將倒逼內地保險業提高研發保險產品水平。未來,內地相關產品研發以及服務會跟香港保險、外資保險看齊。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