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致鴻 馬佳昆 北京報道
互聯網為保險業帶來了創新,但也難免于浮躁。
截至目前,眾安在線、安心財險、泰康在線、易安財險四家互聯網保險公司已悉數披露2017年年報。從中觀察,有喜有憂,比如互聯網保險公司整體保險業務收入增長明顯,但是手續費及傭金支出持續增長,個別公司綜合成本率居高不下,而凈利潤仍在積累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采訪中發現,越來越多的保險業人士開始對“互聯網保險”這一概念提出反思,因為其更像是定義一個銷售渠道。不過,互聯網保險也好,其他提法也罷,這都不是關鍵,關鍵是改善客戶體驗和成本結構,并利用技術帶來的優勢創造新的產品和商業模式。
投資大幅增加;三是生態系統伙伴平臺手續費、傭金和咨詢費及服務費大幅增長;四是由于外匯管理方面的程序要求,上市融資款延遲匯入境內,受港幣對人民幣貶值的影響,導致匯兌損失。
例如,2017年,在營業支出中,眾安在線手續費及傭金支出6.24億元,同比增長116.67%;業務及管理費29.94億元,同比增長76.85%。此外,眾安在線分出保費中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10.91億元,同比增長662.94%。
安心財險與泰康在線是2015年末先后成立的,目前尚未盈利。2017年,安心財險營業支出6.76億元,同比增長372.73%。其中,手續費及傭金支出1.44億元,同比增長1700%。
安心財險在2018年一季度的償付能力報告中提及,2017年保費快速增長,受保費分布較集中于下半年影響,當年已賺保費積累相對較少,而為獲取新業務支付的成本均被列為當期費用,加上在系統開發與理賠服務網點上進行了較大投入,使其仍處于虧損狀態,實際資本減少了約3.54億元。
2017年,泰康在線營業支出17.5億元,同比增長106.12%。其中,賠付支出3.99億元,同比增長264%;手續費及傭金支出2.72億元,同比增長75.48%。
2016年2月,易安財險成立,目前已經連續兩年盈利。在營業支出中,易安財險手續費及傭金支出0.42億元,同比增長600%,其中業務管理費占比較大。
通過上述比較,不能片面看待凈利潤,一方面,通常財險公司開業當年都會虧損,需要3年左右才能實現盈利,這意味著互聯網保險公司實現盈利需要時間積累;另一方面,因為有些項目涉及精算假設,比如保險責任準備金,不同的精算假設會導致不同的準備金金額,從而影響凈利潤,因此凈利潤存在人為調節的空間,這需要對個別互聯網保險公司凈利潤的大起大伏提高警惕。
此外,對于其中手續費及傭金支出等營業支出,市場原本設想的是依托于互聯網平臺和技術、模式創新,互聯網保險公司可能會減少手續費及傭金的數額,但事實并不完全如此,個別互聯網保險公司綜合成本率甚至高于傳統保險公司。
對于其中原因,一位財險公司業務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互聯網保險除特定保險產品外,大部分產品的賠付率并不高,綜合成本率主要來自費用率,比如一些第三方平臺向保險公司收取航空意外險的費用高達97%-98%。互聯網保險產品看的是流量,第三方平臺對入口掌控力度大,議價權高,保險公司得到的是規模。”
以眾安在線為例,2017年其航旅生態渠道費用在凈保費收入中占比81.4%,賠付支出占比18.2%,兩項成本率達99.6%。2017年,眾安在線綜合成本率達133.10%,同比增加28.4%。其中,綜合賠付率為59.5%,綜合費用率高達73.6%。與之對比,2017年,位居財險市場份額首位的人保財險綜合成本率97.0%,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
保險業務收入大幅增長
2017年,四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的保險業務收入都有明顯增長。眾安在線、安心財險、泰康在線和易安財險的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59.54億元、7.95億元、16.56億元、8.4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74.71%、960%、145.33%、278.57%。
其中,四家互聯網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前五的險種多數虧損。眾安在線保費收入第一的其他(主要包括退貨運費險)虧損1.002億元,而健康險虧損最為嚴重,達到6.28億元;安心財險保費收入第一的機動車輛保險(含交強險)虧損1.25億元;泰康在線保費收入第一的意外險虧損3.97億元;易安財險保費收入第一的健康險亦是虧損最嚴重的險種,達到0.4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眾安保險的互聯網打法引領下,“百萬醫療險”迅速打破了短期健康險市場的沉寂,成為“網紅”產品。
對于“百萬醫療險”保證續保的爭議,某保險公司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短期健康險符合市場需求,給予年輕人更多選擇,本身不是保證續保的產品,每年通過核算保證價格更為優惠,續保需要滿足風險管控條件,這符合保險原理,無可厚非。”
目前來看,短期健康險的市場競爭壓力日漸增強。此前不久,《人身保險產品開發設計負面清單》明確,產品費率厘定負面清單包括費用補償型醫療保險,為追求營銷噱頭,在嚴重缺乏經驗數據、定價基礎的情況下,盲目設定高額給付限額,并在短期健康保險中引入“終身給付限額”“連續投保”等長期保險概念,夸大產品功能,擾亂市場秩序。近日,人保健康又推出了連續6年保證續保的“百萬醫療險”。
前述某財險公司業務負責人坦言,在嚴監管下,公司治理和備案產品清查雙管齊下后,互聯網保險產品越來越回歸保障,“奇葩險”淡出江湖,不過等到技術成熟后,或迎來新的爆發。
在反映賺錢能力的投資收益上,眾安在線投資收益7.64億元,同比增長721.50%;其后的是易安財險1.09億元,同比增長263.33%;泰康在線和安心財險投資收益分別為0.43億元、0.24億元,同比增長10.26%、166.67%。
在2017年完成上市后,眾安在線投資資產的操盤手除平安資產外,還增加了泰康資產和太平資產兩家投資管理人。
截至2017年末,眾安在線投資資產總額194.52億元,占總資產的92%;凈投資收益率3.8%,總投資收益率7.7%,分別同比增長0.2個百分點、5.9個百分點。
科技保險進階之路
互聯網保險一詞源自中國,近幾年跟隨國際潮流多稱科技保險。
螞蟻金服相關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認為互聯網保險這個提法并不準確,因為任何的保險方式,本質依然是保險,互聯網是開放信任的代名詞,我們希望通過互聯網能讓更多的用戶了解、感知保險,而不是簡單地將互聯網當作保險銷售的渠道。”
對此,復旦大學保險科技實驗室主任許閑表示認同。他認為:“國外并沒有互聯網保險的概念,互聯網只是一種營銷方式,更多的可能是保險科技的范疇。互聯網保險的概念,可能會被慢慢淡化。”
安心財險總經理鐘誠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互聯網保險是指在線上經營保險業務,定義并不科學,互聯網保險公司所做的任何險種,傳統保險公司也都能做。互聯網保險更像是定義一個銷售渠道,而不是互聯網在行業上的應用,不夠全面、深入。”
鐘誠續稱:“在監管上,互聯網保險公司與傳統保險公司最大不同是業務可以通過線上全國銷售。傳統保險更多是B端業務,無論對企業還是個人,需要滿足風險、保障齊全等要求。而互聯網保險具有短期、碎片、長尾等特征。互聯網保險場景強、收費低、期限短、責任鮮明,需要與場景融合,觸達以往不關注的領域,這需要磨合的過程,即便完成磨合,規模也不會較快增長。未來,在場景結合上還有更多需求有待挖掘,因為任何場景下都有風險,有風險便有保險,但要讓用戶感受到保險是值得的,才能成功嵌入場景中,轉化率才會高。”
對于上述討論,合眾財險總經理施輝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互聯網保險也好,科技保險也罷,功夫必須用在改善客戶體驗和成本結構,并利用技術帶來的優勢創造新的產品和商業模式,這才是本質。”
施輝認為:“原來基于大流量平臺(淘寶、京東和OTA等)的場景,碎片化是科技或互聯網保險1.0版;2.0 版應是考慮基于這些場景客戶、保險保障為主的產品開發,但目前大流量場景平臺意識不強,保險公司認識不夠,整體推進不大;3.0版應是保險主體基于保險科技的細分、創新、差異化發展,這需要較強的模式創新能力。”
螞蟻金服相關人士強調:“相對于保險業數萬億的總收入,互聯網保險的保費微不足道,保險業不缺保費,也不缺好的保險產品,但缺少讓用戶有感知、有陪伴又有信任的觸達方式。”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