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欧美日韩亚洲v在线观看/日韩免费视频/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昨爱

全時財經

首頁 > 產經 > 正文

韓國消費金融變遷史:一場“信用卡大亂”引發的蝴蝶效應

如今,來到韓國旅游或生活,一張信用卡完全可以暢通無阻,普及度之高難以想象,韓國也成為全球人均信用卡持有量最多的國家。

從上世紀90年代后半期,韓國政府鼓勵使用信用卡開始,韓國的消費信貸一路高歌猛進。然而,鮮有人知的是,十余年前,韓國幾乎經歷了全球最嚴重的信用卡危機。

過度借貸積重難返,黃金期過后,韓國步入了信用卡大亂時期,壞賬攀升,信用體系幾近崩潰;很多家庭因積蓄耗盡而破裂,犯罪和各種社會問題劇增,輿論詬病:韓國已經淪為一個“破產社會”。

一場“信用卡大亂”引發的蝴蝶效應,倒逼韓國政府和監管,重構一張法律、政策的監管防護網。

韓國消費者金融發展歷程:與日本相似

1978年,韓國央行旗下的外換銀行(現為KEB韓亞銀行)首次與VISA卡組織合作,發行了韓國首張正式意義上的信用卡;此后幾年間,隨著韓國金融行業的競爭提高,各大銀行及部分財閥均開始設立信用卡部門。與此同時,1979年韓國政府宣布對外資企業開放韓國金融市場,外資銀行紛紛入韓。1987年韓國制定《信用卡業法》,規定滿足一定條件的“金融企業”,并經過政府審批方可發行信用卡、1990年制定《分期付款業法》,允許金融企業以子公司的形式,設立專營分期付款金融企業、1995年制定《金融信息法》,并正式推行金融實名制,提高韓國金融交易的透明度,并首次針對性的提出對于客戶金融信息的保管、以及風控體系的首次建立;至此,韓國消費者金融的主營者逐步從生產企業或流通企業轉向金融企業。

“可以說,韓國早期的消費者金融,受到日本的影響很大;包括我們曾經開發信用卡的動機在內,許多韓國金融企業,都試圖從日本的老路,來打出一條贏得國內的競爭的‘血路’。”李國憲如是認為。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韓國受到了巨大打擊,不過,對于韓國的消費者金融行業來講,卻迎來的“黃金期”。

1997年制定的《專業信貸金融業法》,更是為韓國信用卡公司大舉進入消費者金融的其他領域大開方便之門。雖然在經濟危機的過程中,韓國信用卡的發行量略有放緩,但仍然保持個位數的增長態勢,“拆東墻補西墻”(以信用卡取現,來償還銀行或另一個信用卡的欠賬)成為韓國社會的流行詞。

1998年2月,在接受了國際貨幣基金(IMF)的救濟資金以后,韓國政府宣布廢除貸款的最高利率;而這也為彼時因“負利率”而困擾的日本資金帶來巨大機遇;當時日本政府指定的小額貸款年利率峰值僅為29.5%。日本歐力士、三和、SBI等多家金融企業紛紛進軍韓國市場,從事小額貸款業務;而韓裔日本人創建的Apro金融更是發展成為韓國最大的小額貸款企業。

2002年,韓國成年人每人平均持有近6張信用卡,市場規模也以每年近30%的速度快速發展。以信用卡及小額貸款為首的消費者金融的急劇增長,一方面為韓國民眾度過金融危機提供了短暫的便利,也為韓國金融行業隱含巨大的風險。

信用卡大亂的爆發

對于正在韓國一家信用卡企業工作,負責風控工作的金先生來講,2002年的那個夏天格外難忘:金先生彼時還是一名大學生,而他首次接觸到“信用卡”,也正是在那個時候。

“在我的記憶中,彼時只要一出門,就能夠看到隨處可見的信用卡公司的推銷窗口;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只要人稍微密集一點的地方,很快就會變成各大信用卡公司的推銷場,而在那段時間,辦理信用卡既不需要填寫職業、也不需要確認現在工作,只要提交申請表就能簽發,即便這個人在其他信用卡公司已經欠賬多年。”對于當時的情景,金先生如此回憶。

2002年至2004年期間,在韓國金融史上被稱為“信用卡大亂”,韓國信用卡行業的問題集中爆發、壞賬率高速增加。

“以LG信用卡為首的部分信用卡公司的員工,為了急于擴大市場規模,更是搞起了大躍進式的擴張:辦一張年費5000韓元的信用卡,贈送20萬韓元的禮品的事情時有發生;甚至有高中生,只出示了其身份證,便獲得了信用卡,并且大肆揮霍百萬韓元,最終被媒體曝光。”金先生告訴記者。

2002年5月,韓國政府出臺《信用卡綜合對策》,提出信用卡取現的額度從總額度的30%提高至50%、并宣布將信用卡可獲得的稅金返還額度從30%提高至40%,可以說是為這場大亂埋下了種子:韓國經濟活動人口每人持卡一度突破6張,LG信用卡公司的用戶數量超過1千萬用戶,成為當時亞洲規模最大的信用卡公司。

金先生用當時的兩則信用卡公司廣告,來說明當時的情況:“當時有兩則廣告在韓國社會最為盛行,一則是LG信用卡邀請當時最熱門的女演員李英愛,廣告中李英愛拿著信用卡消費,并宣傳信用卡是時尚生活的象征;另一則是BC信用卡公司為了與此抗衡,女孩在廣告中喊得‘祝你發財’成為了當時韓國社會最為流行的一句話,許多人用這句話來拜年、相互祝福。”

不過,在繁榮的背后,卻蘊藏著一場危機即將誕生:2002年下半年開始,韓國現金貸款拖欠率急劇上升,各級金融機構的壞賬率均在增加;其中最嚴重的便是信用卡公司。

根據韓國銀行的一則數據顯示:2003年,韓國信用不良者(無力償還貸款)者首次超過370萬人大關,占據韓國經濟活動人口的近20%,壞賬率更是超過30%,而據不完全統計,LG信用卡的壞賬率很有可能已經超過了45%。

2002年11月,意識到事態嚴重的韓國政府發布《信用卡公司健全性監督強化規范》,要求信用卡公司按照一定標準發放信用卡,并限制部分頻發欠款者的信用卡取現;不過,這并沒有能夠徹底解決問題,“拆東墻補西墻”、或者直接找小額貸企業,成為許多欠款者的選擇。

最終,2004年初LG集團因債務問題,宣布放棄經營,并于2006年整體并入新韓金融集團。在此期間,韓國信用卡公司也加速重組進程,眾多從銀行分離出的信用卡公司被母銀行重新吸收合并,多家信用卡企業也發生易主。

金先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直到現在,每一個進入新韓信用卡的員工,在入職培訓的時候,公司方面都會花費很長的時間、以及很大的篇幅,安排從LG信用卡入職的老員工,講述當年的情況。

“直到如今,新韓信用卡還是韓國行業內,風控體系最成熟、征信最嚴謹,且催款最為頻繁的一家企業,因此許多其他企業,都希望能夠吸引新韓的員工跳槽到自家公司;這也許就是當年的信用卡大亂所留下的陰影吧”金先生說。

加強行業風控,規范信用卡消金發展

危機后,韓國政府和行業開始吸取此前留下的教訓,開始重視行業內風險控制。

首先,韓國政府從2003年開始,強制持有4家金融機構以上(含4家)賬戶的用戶,要通過銀行聯合會(KFB)及征信機構平臺進行信息共享,共享內容包括其持有的銀行卡信息、收入情況及欠款記錄等;2012年起,只要擁有2家金融機構以上(含2家),就需要進行共享。

KFB、NICE和KCB等幾家韓國主要征信機構

將個人信用等級以分數為標準,根據百分比從1級分類至9級,并有償為個人及企業提供信用報告及其他增值服務。根據韓國信用卡行業協會提出的指導性文件顯示,若需要在韓國主流信用卡公司申請信用卡,在保證穩定收入來源的前提下,至少需要持有NICE和KCB兩家公司的信用賬戶,并均維持在6級以上,方可申請。

除此之外,韓國政府為提高信用卡公司的財務穩健程度,若信用卡公司隸屬于銀行或大型企業,則允許在集團內部的范圍內,向其他子公司獲得用戶的消費、銀行交易數據,以進一步判斷該用戶的信用等級。

另外,從2013年起,KCB發布“K-Score”指標,除了金融企業的交易之外,可以與通訊公司、電力公司、醫療保險等系統進行聯動,若信用良好,則同樣可以提高信用等級。

此前,韓國雖然在1995年制定了《信用信息的使用及保護法》,對于成立非營利性征信機構進行了立法規定,并于1998年成立信用卡行業協會,但因為法律本身并沒有處罰條例,并受到競爭的限制,因此征信系統一直沒有成體系化。

2005年,韓國政府對于信用卡壞賬的情況進行了大規模的普查,發現信用卡的壞賬與過度消費擁有直接的關系:在信用不良者中,債務余額為月薪22至45倍之間的比例約為整體的30%。該調查還顯示,近65%的高額債務用于奢侈消費,其中有40%用于高檔商店的消費。

與此同時,韓國政府并沒有停止促進信用卡、乃至消費者金融行業發展的腳步。

2011年,韓國政府推出“強制接受信用卡”制度,即只要是接受信用卡的加盟店,若拒絕消費者使用信用卡結算、或針對持有信用卡的消費者進行差別對待,將針對店主處以一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1000萬韓元以下的罰款。

與此同時,韓國大力鼓勵“VAN”代理公司的發展,即考慮到小型企業很難與所有的信用卡公司簽署加盟合約,僅需小型企業與一家VAN簽署合約后,再由VAN與各大信用卡公司簽署加盟合約,這樣有利于減少小型企業、店主的工作量。如今韓國境內共擁有12家大型VAN代理企業,12家均與韓國境內所有信用卡公司簽署加盟合約,并通過韓國本土公司與國際卡組織間的結算合同,為VISA、MASTER、銀聯等全球大型卡組織提供結算服務。

2016年韓國消費者使用的結算手段中,信用卡和借記卡占據總交易次數的66.2%,遠超過現金的26%,成為韓國消費者最普遍使用的結算手段;而在加油站、大型商超等部分行業,信用卡的使用率更是超過90%,每個韓國成年人平均持有的信用卡的數量為3.9張。另外,韓國政府為了提高稅收透明度,并減少信用卡公司的反對聲,鼓勵針對不符合信用卡辦卡條件的用戶,辦理“Check Card”(支票借記式信用卡),該卡同樣由銀行或信用卡公司辦理,但可在所有信用卡加盟店使用,并只能在自身賬戶余額內使用;韓國稅務當局宣布,針對Check Card也將提供與信用卡同等的稅收優惠政策。

但即便如此,韓國政府仍然于2011年發生過新一輪大規模辦卡潮,韓國媒體甚至驚呼“第二次信用卡大亂即將襲來”。

不過,此次,韓國政府鑒于前車之鑒,于2013年向行業協會發布了指導意見,針對信用卡簽發者的基本條件做出細致規定:要求信用卡持卡人的額度至少要比“含貸款在內的持卡人總財產估值”低50萬韓元,針對取現、分期付款較為頻繁的用戶,降低其信用分數和等級等措施,因此韓國并沒有爆發新的混亂,壞賬率也僅從2006年的0.1%提高至2011年底的1.91%,后來又恢復到1%以下。

而針對消費者金融的另一個“重頭戲”——小額貸款公司,韓國政府也著手進行了監管。

此前,許多小額貸款公司通過頻繁拍攝廣告,并且進行鋪天蓋地的宣傳的戰略,據韓國金融委員會的資料顯示,韓國小額貸款行業規模靠前的9家企業于2014年執行的廣告費用總額達到924億韓元。

為此,韓國政府于2016年發布限令:要求各大小額貸款公司不得在黃金時段在電視、廣播媒體播放廣告,并且要求收購儲蓄銀行的企業降低小額貸款比重。

與此同時,韓國不斷降低法定最高利率,如今韓國小額貸款公司的法定最高年利率已經從66%降至39%;而韓國第一大貸款公司已經宣布:2024年前,將在韓國停止小額貸款業務,并將重點轉移至中國及東南亞國家,在韓國主力轉為銀行業務。

時隔十年,一位從事韓國娛樂圈的經紀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此之后,李英愛養成了對代言廣告一一確認的習慣;特別是當小額貸款公司準備花大價錢邀請她的時候,她一一婉拒。。”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