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檢查開啟之前,兩部委發出的相關通知中提到了8項重點檢查內容,將其與今年檢查過程中的9項重點內容對比,會發現其中既有與去年完全一致的地方,也有細化和增補,“未一次性公開全部銷售房源”等內容不再作為今年的重點,“捂盤惜售,炒賣房號,操縱市場價格”“以捆綁或者附加條件等限定方式,強制提供商品或服務并捆綁收費”等檢查內容被增補提出。
對于兩次檢查內容的差異,亞豪機構總監郭毅分析認為,“新一輪的樓市調控是從2016年開始的,當時北京出臺“9?30”政策拉開了全國新一輪的樓市調控序幕。回過頭來看,“9?30”等政策最初還是相對寬松,一些細節并沒有十分明確,在此之后的政策針對各地和市場實情,出臺了一些很具體的辦法,政策有一個從廣度到深度的發展。所以從兩次價格行為的檢查看,也有一個從廣度到深度的發展。此外,市場本身也會出現變化,一些違規行為過去可能沒有,或者只是地方個案,現在如果出現了蔓延的趨勢,那么也會納入到全國層面的檢查重點。”
樓市體檢助力樓市調控
檢查價格行為的意義不局限在房價本身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注意到,在2016年11月的檢查過后,在國家發改委官網上曝光了26個典型案例,涉及七大類型。未明碼標價和明碼標價信息不全兩大類型各有7個典型案例,明顯多于其他5種類型。比如南京一處樓盤被指明碼標價信息不全,包括未標示商品房的戶型、層高、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容積率、綠化率、車位配比率以及前期物業服務內容、服務標準及收費依據、收費標準。而此類信息,經常成為購房者維權時與開發商的爭議點。
2017年11月,《中國經濟周刊》曾連續刊發兩篇報道,指出開發商在進行銷售宣傳時,其口頭描述往往不被寫入購房合同,造成消費者事后維權困難。記者在北京走訪的一些案例中,就有開發商對車位配比率、物業服務等相關口頭承諾不兌現的情況,如果此類信息必須標示的要求落實到位,消費者舉證的難度將大幅降低。
郭毅向記者分析說,在歷次樓市調控中,房價處于一個較核心的地位,查處價格違規行為,其實際效果不局限在價格本身,而是對整個房地產市場秩序都能起到維護作用。
據北京市昌平法院統計,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新收涉及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的情況為:2015年新收案件1006件;2016年新收案件1299件,案件數量同比增長29%;2017年上半年新收案件965件,較2016年同期增長48%。
昌平法院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糾紛產生的一部分原因是賣方欲提高房價而拒絕履行合同, “坐地漲價”,或者賣方故意拖延、不及時配合買方辦理相關手續,導致買方不能按期批貸,進而無法履行合同。該工作人員還分析指出,按照交易慣例,房屋買賣合同約定的違約金為合同價款的20%,當房價上漲幅度過快時,違約成本便會低于房價上漲帶來的利益,賣方會選擇違約或者阻礙合同繼續履行,以實現利益最大化。
樓市怪象如何推升房價?
雖然價格檢查行為不只為了控制房價,但一些價格違規行為確確實實推升了房價,以此次樓市體檢的重點內容之一“捂盤惜售,炒賣房號,操縱市場價格”為例便可見一斑。
房子達到預售條件就是不拿證銷售的情況,可謂屢見不鮮。長沙房產界觀察人士文江稱,據其近一年來的實地踩盤,發現包括中交中央公園、中冶中央公園、中建梅溪湖、中建悅和城等多個長沙樓盤均存在捂盤現象。
從公開信息來看,長沙星沙區域從今年4月到10月更是半年不見開發商開盤,很多樓盤早已封頂。有些很久不開盤的樓盤,也僅拿出少量房源出售。
“查處捂盤惜售是這次跨省交叉檢查的重要內容,因此,在11月中旬鬧得沸沸揚揚的南京河西10家樓盤集中開盤之后,又有江北、江寧和城東等一批開發商也開始推出新樓盤,為什么會這樣?這些地方的一些樓盤早已經建好,對照政府規定早就具備開盤出售條件,但因新盤價格被政府嚴格管控,與二手房價格倒掛,開發商長期不愿意開盤,導致上市新樓盤稀缺,這涉嫌捂盤惜售,如果這次再不開售,不少樓盤有可能遭到查處,所以南京不少區域的新盤都開始上市,引發了一輪輪的排隊搶房潮。”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副院長、數據分析專家王曉慶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分析說。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