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業內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各地交叉檢查的形式確屬首次,說是 “史無前例”并不為過。
一家知名房地產企業的高管曾在此前對記者說,房地產企業是與地方政府打交道較多的一類企業,因為開發商需要從政府手中拿地,而土地又是地方財政的重要來源。 “判斷房價會不會降,可以對地方政府官員‘察言觀色’,如果察覺出對方還對賣地有興趣,那即使該城正在進行樓市調控,房價過不了多久就可能反彈。”
而交叉檢查一定程度上規避了個別地方可能對本地某些違規行為“視而不見”的情況。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對記者分析說,“公檢法辦案,有時也會異地偵查、審理。這次樓市交叉檢查,就是為了防范地方政府的縱容、姑息、包庇,為了切除一些地方的保護主義。這一細節也反映出本輪檢查的力度很大。”
如此“力度”令一些被檢查主體感受頗深,“南京是樓市熱點城市,各種調控政策層出不窮,我們一直生活在高壓管控的日子里,不過這一次的整治活動勢頭更猛烈、方案更細化、措施更得力。”南京一位房產中介主管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交叉檢查”是首次祭出的“殺手锏”,杜絕了原來各地的房地產市場主管部門和執法隊伍與所在地的開發商和中介機構可能存在的各種勾結行為,“就像公安和紀委異地交叉辦案一樣,這樣的‘換防查崗’十分有效,很大程度上屏蔽了‘熟人社會’人際關系上的紛擾和干涉,減少包庇違規行為,避免檢查受到不必要的影響或干預,使得樓市整治工作更有效、更到位。”
“交叉檢查”的形式不僅被應用于《方案》中提及的10個省份的15座“重點城市”。11月6日,安徽省物價局和住建廳曾根據《通知》的精神聯合發文,要求“各市價格主管部門、房地產市場管理部門成立聯合檢查組直接開展市轄區的檢查工作,并按照‘雙隨機’的要求,組織所轄縣(含縣級市)之間開展交叉檢查。只有一個縣的,由當地價格主管部門、房地產市場管理部門開展檢查。”
“在十九大報告中,中央把‘房住不炒’作為樓市調控政策的總方針,這是史無前例的,表明中央層面對于穩定房價十分重視,要求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對于政策的貫徹執行力度也是史無前例的。”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王鋒對記者分析說,實行交叉檢查也能夠促進各地方的交流,把一些好的調控措施擴散到各地去。
怎么查?抽查、摸底、暗訪……
此次樓市體檢的力度不僅僅體現在交叉檢查上,《通知》明確指出:“各省級價格主管部門、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可采取抽查方式開展檢查,也可以對部分區域在售樓盤、門店摸底、暗訪,對發現違法線索的單位進行檢查。”
前述浙江省物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檢查組在北京“通過隨機抽檢、臨時突檢等方式,現場檢查了一批房地產企業和中介機構”。
安徽監管部門要求,根據國家發改委和住建部的統一部署,合肥不再安排檢查任務,但要積極配合湖南省交叉檢查組的工作,及時提供相關檢查資料。除合肥外,每個縣至少檢查3家在售樓盤和3家二手房中介機構門店,每個市轄區(含縣級市)至少檢查5家在售樓盤和5家二手房中介機構門店。
一位南京地產開發商負責人對記者稱,“這次檢查比較細,來檢查的人也不認識,不知道什么時候會來,來了查什么,所以我們對照要求進行了嚴格的梳理自查,因為現在是非常時期,大家都想規范平穩發展,誰也不想朝槍口上撞。”
上述浙江省物價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為確保此次聯合檢查取得成效,要求執法人員嚴格遵守廉潔從政的各項規定,把廉潔執法放到首要位置,嚴格執行紀律,杜絕“關系案”“人情案”,把每個案件辦成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鐵案。
據他透露:“浙江檢查組在京交叉檢查時,均對被查單位發放了《全國商品房銷售價格行為聯合交叉檢查廉政紀律情況反饋表》,由被查單位郵寄國家發改委和住建部,接受被查單位的嚴格監督。”
查什么?劍指9項內容
“查得非常細、非常嚴、非常實。”合肥一家房產中介機構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就連禁止在櫥窗外張貼懸掛房源信息都檢查到了,所有上架房源必須有房主委托手續,這一規定此前好多中介公司都沒有遵守,現在要求嚴格執行到位。“這個規定大家是知道的,但每一套房子的委托書和網簽合同全部到位,在實際操作中很難全部做到,因為涉及到的工作量巨大,但檢查組強調必須執行到位,防止中介機構掛虛假房源炒作套利。”
有合肥房地產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這段時間合肥的戶外房地產廣告牌清除了不少,多是涉嫌虛假夸大宣傳的內容,不符合廣告法要求,是這次檢查清理的重要內容。據其介紹,以前合肥也多次進行類似的戶外廣告牌清理整頓,其實該清理的早就清理了,目前在整頓的廣告牌均是以前未按要求整改到位的,現在因為國家級檢查組又來進行專項檢查,所以必須整改到位。
此次樓市體檢究竟查什么?《通知》中列出了包括銷售商品房未明碼標價、未在交易場所醒目位置明碼標價;未按規定實行“一套一標”等在內的9項“檢查重點內容”。
其實,在此次樓市體檢一年之前,2016年11月,國家發改委會同住建部曾開展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專項檢查,嚴厲查處未明碼標價、未按規定“一套一標”等價格違法行為,并于今年5月公開曝光了一批典型案例。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