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每經影視記者走訪了北京市年票房收入排前十的幾家電影院發現,電商已不同程度地碰到了影院的蛋糕,對影院現金流、影片排片、收入分配等帶來實際影響。特別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電商等第三方已經占到了70%~80%,很多影院自身的經營已經比較困難,大規模的價格戰已經使部分影院喪失了自主營銷的能力。
每經影視記者 丁舟洋 每經影視實習記者 畢媛媛 每經編輯 杜蔚
“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2.15~3.2)期間,全國影院票價(普通觀眾實際支付部分)不低于19.9元,在補貼的票數方面也有限制,單部影片不得超過50萬張。”據《中國電影報》的報道,這則“春節檔票補受限”的傳聞已經成為定局。觸動行業敏感神經的“票補”問題被作為一項春節檔的硬性規定,這讓原本就明爭暗斗的電商平臺與實體影院火藥味又濃了幾分。
如今,中國電影市場日漸繁榮之際,新電影院遍地開花,但像首都電影院這樣已經度過80歲誕辰的“中國電影院”活化石,已是為數不多的存在。近日,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參加了該影城的八十周年座談會,并專訪了該影城相關負責人,發現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襲,這條古老的大船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沖擊,尤其是在影城的現金流方面。
▲首都電影院西單店(每經影視實習記者畢媛媛攝)
值得注意的是,首都電影院與電商博弈并不是唯一現象。今年年初,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走訪了北京市年票房收入排前十的幾家電影院發現,電商已不同程度地碰到了影院的蛋糕,對影院現金流、影片排片、收入分配等帶來實際影響。
成本越來越高 影院的錢還被電商凍結著拿不回來
2009年首都電影院年票房首超6000萬元大關,占全國票房的1%,創下全國單體影院票房第一名。首都電影院總經理鄧永紅接受了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專訪時回憶稱:“我們達到6000多萬票房的那年,來現場購票的觀眾,從售票處到電梯,排隊時間在1個小時以上,而且我們還有應急預案,什么時候停止售票,怎樣疏導觀眾。”
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首都電影院也迎來了成長中的煩惱。
首都電影院總經理鄧永紅告訴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
“全國現在擁有9000多家影院,5萬多塊幕,電影競爭已經極其慘烈。特別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電商等第三方已經占到了70%~80%,很多影院自身的經營已經比較困難,大規模的價格戰已經使部分影院喪失了自主營銷的能力。這些原先都是影院自主的發行、營銷渠道,這些東西他們現在都在做,影院會喪失不少營銷的自主權。”
▲圖據易觀智庫
從2008年時候的電影票團購開始,到后來的在線票務平臺“燒錢圈用戶”,在線購票已成為用戶購買電影票的主流方式。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7上半年,51.6%在線購票用戶認為綜合類在線購票APP體驗更好。受票補營銷大戰影響,目前用戶價格敏感度較高。
在鄧永紅看來,影院原先最大的優勢是現金流充裕,觀眾付錢后票錢就在影院手上,影院再拿這現金去跟片方結賬,現在現金流轉到電商手里了。
“電商跟影院不是實時結賬,有的一星期,有的一個月,有的甚至更長。你算這個帳,全國票房就算550億,80%的現金流都握在電商手里,就有400多個億。一個月在它手里的資金流動量,按大處說,一個月至少40多個億。
影院從租金到人員人工成本都很貴,加上水電費物業費片方分賬,如果你的錢再被第三方凍結著拿不回來……相當一部分的影院不盈利了,特別新建的影院已經不盈利了。”
而在電商看來,這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影院只能擁抱變化,并在此基礎上對自己的市場模式進行合理調整。某電商平臺相關人士對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表示,“你可以看下總局的文件,院線要上平臺系統完成資金透明化等。”
我們擁抱互聯網, 但也要堅持最基本的自主經營
“隨著互聯網發展,現在觀眾排隊時間不超過10分鐘。70%~80%的觀眾都在網上購票。”鄧永紅告訴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
觀眾的消費習慣正被重塑,遍地8塊8,9塊9的電影票越來越讓觀眾覺得本該如此,但實際上鄧永紅坦言這已經給電影價值和電影放映帶來了很大的認知影響。
▲優惠影片(貓眼電影/圖)
將低價票作為唯一的競爭手段,首當其沖受到損害的就是影院利益,鄧永紅顯得頗為無奈,
“這不健康,完全破壞產業發展,看看上座率,從去年到今年可能下降將近1個點,大概在14%的水平。100張椅子,86張是空的,這一個點是多大的資源浪費啊。影院交了租金,經營壓力確實很大。”
思遠影業公司總裁吳思遠曾形容電影行業為“普遍繁榮、遍地泡沫、無序競爭”,
“全世界都有網上售票,但電商只收手續費,電影票還是一樣的價錢。中國則是燒錢,讓觀眾覺得電影票就只值9塊9,我們賣50元就是暴利。而你一旦依賴某一個電商,之前得到的實惠都會再交回去。”
其實這種亂象也不完全是由于電商造成的。鄧永紅認為,在行業發展初期沒有形成規范,電影從業主體也要有個自律的過程。各自投資主體不一樣,影院就變成同質化比較嚴重的一個產品。
據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了解,部分電影的制片方也會補貼票價,推出低價票吸引觀眾以推高票房,這是行業常態。部分院線與電商曾達成協議限定最低票價,但無人遵守。
▲超前預售也成為電商爭奪用戶的一種方式(淘票票/圖)
應對環境變化,鄧永紅表示首都電影院的票價按階梯性構成。
“會員非常便宜,周一到周五全是半價。但是在黃金時段,價格會有調整,我們是想形成自主營銷體系,怎么留住觀眾,怎么讓觀眾喜歡首影,怎么提高首影的環境質量,怎么推動會員,我們也在不斷探索,但難度真的比較大。”
影院方呼吁有序競爭已有數年,也嘗試了各種辦法,但情況仍不夠理想,鄧永紅坦言:“我們歡迎互聯網,我們也擁抱互聯網帶來的便捷,但是我們也要堅持自主經營最基本的內容。”
“自己的錢自己收不回, 就跟沒錢一樣”
一月份一個周五的晚上,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來到北京耀萊影城王府井店,這家帶店位于寸土寸金的市中心新燕莎金街購物廣場。走進影院,前臺購票觀眾的稀稀落落,線上購票成為絕對主流。
記者找到了該影院市場經理詢問觀眾線上購票的情況,
“在線票務普及以來,我們這邊整體營收沒受到什么影響,畢竟這是現在的市場趨勢,影城無法拒絕。但這并不是一個常態,影城肯定要找別的方式,把觀眾爭取到自己手上。比如我們發展會員制,會員都是儲值型的,這樣就能直接把握現金流。”
▲耀萊影城王府井店(每經影視實習記者畢媛媛攝)
北京市一家某知名連鎖影院的影城經理告訴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影院線上購票占比在70~80%,其中實時到賬的比例大概為40%,剩下部分按照周結的比例約為50%,其余的則為月結。“月結的電商平臺會提前支付一定量押金基本能涵蓋住這一個月的借款,這樣大家合作還都算有安全性。”
不過,不是每家影院都能提前拿到押金規避風險。首都電影院于經理認為:
“現金流是直接衡量企業是否健康運行發展的一個標志,現在電商已經占到百分之七八十的主營業務收入或者觀眾來源,再加上種種原因,可能會出現結賬期延后一個月的情況,對影院造成了極大的經營上的財務風險。”
幾乎每家影院都遭遇過電商拖欠的情況,令人無奈的是只能由影院去催,“一定期限還不回來的話,我們只能關閉渠道入口,以降低后續可能帶來的更高風險。”于經理解釋道。
作為在北京市年度票房穩居前三甲的影院,UME影城雙井店的做法顯得頗為強硬。“如果自己的錢自己收不回,就跟沒錢一樣。”該影城經理告訴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
“我們對電商平臺的讓步一直很少。從電商進入一開始就是這種策略,票補最盛行的時候,我們也只讓幾塊錢,讓電商的售價只比我們線下售價便宜幾塊錢。所以我們的現金流一直沒受太大影響,淘票票、貓眼、微影等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實時到賬,別的支付方式次日到,再晚的就不開放端口。”
從“店大欺客”到“客大欺店”
“我們院線的多次內部會議,包括有總局領導參加的會議上,院線都提出了這個問題。”完美院線總經理吳鶴滬向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透露道,行業感謝電商帶來的便利性,但現在電商不僅掌握了影片定價、排片量,影院所制定的服務費電商甚至也開始獨享,拖欠現金流也是常有的事。“人家說‘店大欺客’,電商這是‘客大欺店’。總之也不賴賬,但就拖著,拖一天就產生一天利息。”
“最早是電商自己貼票補,拉低票價把觀眾導過去,現在票補取消了,已鋪開的在線票務系統成為電商與影院做談判的籌碼。”一位不愿具名的北京市某總票房排名前列的影城經理對每經影視記者說。“從今年開始,我們就聽到消息,說對北京的大多數影城,電商還要再與影城談一些分成,如果影院不同意,就不能再在電商平臺上賣票了。相當于電商是‘挾客戶以令影院’。”
吳鶴滬表示,
“這樣對行業是惡性競爭,影院按票補量來排片,而且有實力的電商平臺還參與到了電影的制作、投資、宣發中,造成一種不公平競爭。對沒錢做票補的影片而言是沉重的打擊。”
▲各大平臺的春節檔超強預售均已開啟(貓眼/圖)
本月一個周五,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在北京UME雙井店看到,這家觀眾心中的“高端影院”生意倒還不錯。前臺雖只有一人值班,但來前臺購票的人仍有幾排,且以家庭群體購票居多。UME雙井店影城經理表示,和巔峰狀態相比,線下購票的人已經少了不少。網上購票的好處是讓購票更方便快捷,但對影院而言,也意味著顧客在影院的等待、逗留時間較短,對影院周邊產品銷售帶來一定影響。“現在新建的影院都在減少顧客休息面積,原先4000平米的影院可能有10個影廳,現在4000平米的影院有11、12個影廳。”
發展高端影院,幾乎成為北京市位于票房高地的影院們的共識。“我們發現,高端場影廳沒有因為低價票而受太多沖擊。其實現在更多的觀眾愿意追隨更好的觀影品質,而不是只看票價,比如Imax場有更好的觀影效果。”上述耀萊影城的經理告訴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
“影城和第三方票務平臺是共存的,不可能完全斷絕關系,但影城也需要生存和長期發展,完全依賴第三方是不可能的,可以說大家在找一個平衡點。”
說到改變,所有影院經理幾乎一致呼應,希望相關部門能對電商行業出臺一些約束政策,能夠讓電影行業能夠健康長遠的發展,在影城看來,首當其沖需要改變的是電商票款結款方式和電商要對電商對每張票收取的服務費。
擺在眼前的春節檔“限票補令”,也許就是行業在變動中尋求平衡的第一步。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