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融資、匯率抵消價格優勢 中車2017年海外簽約額僅完成六成任務
提要:中國中車總裁孫永才對國際業務部門提出批評,指出中車在海外拓展上存在整體合力、核心技術、質量管控和經營理念上的四大短板
本報記者 路炳陽 北京報道
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車”,601766.SH)在海外市場的拓展,遠不如預期中的理想。日前,中國中車召開2018年度國際業務工作會議,從該次會議上透露出的信息顯示,中國中車2017年出口簽約額約為57億美元,僅完成了全年出口簽約額指標任務的63%,而該項指標的全年任務為90億美元。
中國中車國際部事業部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中國中車副總裁樓齊良在會上指出了中國中車當前國際化經營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對于海外簽約額沒有完成問題,樓齊良稱,中車產品逐步失去價格優勢和部分重大項目丟標是簽約額指標未能完成主因。
上述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指出,中國中車最近對2011年~2017年未中標所有項目進行了統計,發現有超過50%是因為價格高丟標,而這些項目大多位于亞非拉等中國中車傳統市場。就價格偏高的原因有匯率變化、原材料上漲、點裝核心零部件等。其中匯率變化原因導致價格失去優勢在原獨聯體國家尤其明顯。“土庫曼斯坦天然氣篷車和烏克蘭敞車項目均是因為當地貨幣貶值,使中車產品失去了價格競爭優勢。”他說。
此外,近年來,中國融資方案逐漸失去競爭力,發達國家金融系統競爭力大幅提升,融資能力超過了中國。他舉例稱,在融資利率上,當前歐美發達國家水平年息在0.5%~1.8%之間,而中國在3.5%~4%之間,且還不能提供100%全額融資。融資利率帶來的成本差額完全抵消了中國中車的價格優勢。“目前在融資項目的綜合成本上,中國中車已處于劣勢,因此公司在近幾年丟掉了數個項目。”他說。
在這次會議上,中國中車總裁孫永才更對公司國際業務部門提出批評,指出了中車在海外拓展上存在整體合力、核心技術、質量管控和經營理念上的四大短板。他同時開出“藥方”,著力通過海外市場劃分、推進海外投資并購和整合旗下海外機構等手段扭轉海外市場嚴峻形勢。
市場劃分主要針對機車、客車、貨車和城軌地鐵產品,上述中國中車國際部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目前已有17家企業進入劃分大名單,其中機車板塊、客車板塊、地鐵城軌板塊和貨車板塊企業分別為5家、4家、6家和4家,中國中車將在2018年4月底前完成具體的市場劃分工作。
中車國際事業部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強調,其已經要求旗下企業要有大局意識,遵守劃分結果,在明確區域市場主打企業后,非該區域其他企業將不允許再進入該市場區域。
海外投資并購方面,在2018年初,中國中車成立了國際化并購工作領導小組和并購辦公室,未來海外并購項目將由其統籌規劃實施,中國中車還要求近期主要針對北美及歐洲市場,開展研究,尋找并購對象。就并購目標的跟蹤和篩選,上述人士透露,擬選擇規模適中、風險可控、整合難度小的目標公司開展研究分析。
此外,2018年,中國中車還將對旗下海外機構、公司、辦事處進行相應整合,厘清中車國際事業部、中車國際公司、子公司、海外區域公司的定位和內在關系,優化資源配置。
3月28日,中國中車發布2017年年報,2017年,中國中車實現營業收入2110.13億元,同比減少8.14%;凈利潤107.99億元,同比減少4.35%。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