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新生活特邀嘉賓——陳香白先生
陳香白先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授予“世界和平文化使者”榮譽稱號,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顧問兼學術委員。他主攻中國茶文化研究,提出中國茶道“七義一心”說,即中國茶道形成于盛唐,涵蓋茶藝、茶禮、茶理、茶學說,茶導引七種義理,其核心思想是“和”;首創《中國茶道太極圖》,揭示中國茶道與中國傳統文化之傳承關系及結構體系;闡析中國茶道并蓄儒釋道思想精華而突出了道家“自恣以適己”隨意性,契合天道自然之玄機;曾出版專著《中國茶文化》、《潮州三陽志輯稿》等。
茶道新生活特邀嘉賓——周渝先生
周渝先生:紫藤廬創辦人,自小受中國傳統人文熏陶,長期以漢文化的傳承與再創造為志業。曾創辦臺灣第一個實驗劇團-「耕莘實驗劇團」(1976);并首創結合生活、藝術和文化的茶藝館-「紫藤廬」(1981)。曾為早期政治異議、前衛文化及藝術工作者提供一棲身之所;三十年來,出入茶館的知青與文化人開枝蔓葉,各自形成臺灣獨特的文化風景,紫藤廬也成為臺北的傳奇。
周渝融通儒、道哲思的茶文化觀,據紫藤廬為人文道場,藉茶養身、修心,以「正靜清圓」、「平淡無限」、「茁與拙」的生活修養與美學,展現和諧而有生命力的天人關系;其書法亦承繼并深入探索漢文字符號的「象形」與「象意」的獨特性,傳遞出返樸歸真的精神。
“香渝在潮”,一個時隔近二十年的擁抱
潮州“硯峰書院”的講堂里,已經來了七十多人,大家在張望等待著,突然人群中傳來一陣轟動,是周渝老師和陳香白老師都來了,而且兩位老人還來了一次帶點羞澀但不失熱情的擁抱,畢竟兩老已是近二十年未見面。
相會的前一晚,我們已拜訪陳香白老人,了解到他的風趣幽默,是個十足的老頑童,開場就說自己“今年是28歲”,而周渝老師緊接著,“那我是27歲”,“對啊,這是我老弟”香白老一本正經地說。眾人坐在蒲團上,主持人是《茶道新生活》的吳垠女士,都不需要怎么主持,場面已熱鬧起來。
終于等到“香渝再會”這個時刻的到來,茶友們翹首以盼,有潮州本地茶友早早趕上山來,也有從云南、成都、東莞、深圳、廣州的茶友提前“聞風而來”,十分珍惜這場來之不易的聚會。
莫失莫忘,初心不改
而在大家都興奮的時候,“硯峰書院”山人的兒子李秋樂及兩位同事為大家帶來了有著恬靜的尺八樂;像竹林里的雨聲一樣“滴滴哩哩”,是來自非洲的雨棍的聲音,輕巧舒心;又有不同奏樂方式帶出或清澈透亮或霸道厚重的缽音。
終于心靈安頓下來,主持人吳垠將眾人的目光引回臺上,“回歸土地看見茶——陳香白、周渝(臺灣)說茶論道”是這次的主題,卻沒有定下邊界,讓兩位老人自由論道,大家共同思考。
而土地相連的,是最深的情誼。
兩岸文化泰斗再次重逢,吳垠拿出90年代初期,在西安法門寺周渝老師頒發給陳香白老師的旗子,那是香白老獲得的第一面旗,而香白老就把它掛在家里二十幾年。此次重逢周渝老師再次給香白老人頒這面“茶藝文化”旗子,歲月讓兩人的容顏發生變化,但對茶文化的研究和學習,推動茶文化的心一直還是當年那樣,真摯樸拙,只是更加豐富了。
“從咖啡館到茶藝館,從西方情調到東方境界”
吳垠問兩老:回歸土地看見茶,就在這里,看見茶中的情誼,那你們是怎么品嘗所走過的路,品味其中的人情和歲月的味道呢?兩位老人打開了回憶的門。
周渝先生來自臺北,創辦了別具一格的紫藤廬,“臺北市有58家星巴克,卻只有一個紫藤廬。”作家龍應臺這樣評價它,那是匯集了許多名人的文化地標,但它的開始并不容易。上世紀70年代,臺灣經濟發展,城鎮里西化氛圍濃厚,臺北市的咖啡廳、酒吧遍布,但茶藝卻漸少受到欣賞。
但周渝先生覺得不應該批評這樣的狀況,而應該去做,將茶的境界提高,因為當時的農村地區普遍都有喝茶習慣,所以,周渝先生覺得他們也可以在城鎮一點一點開始茶研究,“從咖啡館到茶藝館,從西方情調到東方境界”,周渝先生當時這樣定位,也開始建設紫藤廬,從行動上推動臺灣茶文化發展。
潮州工夫茶是以家庭為基礎的傳承
而陳香白老人則從自己對茶的早期研究說起,談茶的話有千千萬萬,你要去談個“甲乙丙丁”,能得到肯定的很難。但潮州工夫茶是自己從小到大都認識的東西,所以就以“潮州工夫茶與儒家思想”為題,投稿到報刊。
香白老本以為只會等到“感謝你對本刊的支持,希望你以后繼續支持”這樣委婉回絕刊登的話。但拆開寄來的信封,卻驚喜地等來了深夜寫就的三頁回信,是主編對他的研究的肯定,陳香白先生當時深受鼓舞。
其實,潮州工夫茶幾乎是每個土生土長的潮州人熟悉到骨子里的東西,多數人已經不知哪里是源頭,哪時開始學習。但這份從喝茶、泡茶到研究的熟悉感,是家庭中傳承的,家庭是細胞。大家喝下去,健康的能量、工藝不絕的源頭都集中在這一杯茶中。
正靜清圓,天人合一
而周渝老師就對比臺灣和潮州的茶文化氛圍,提及自己小時侯在臺灣的生活中,實在沒有如此“人文圓滿的世界”,都市理念、工業初級階段,人在社會有種為了工作而急急慌慌的狀態,已經顧不及維系舊秩序,社會家庭受到沖擊,存在著疏離和異化的感覺。
所以茶文化讓人靜下來,其他動物都會匍匐在地,而人是正直立著的。在大自然環境中,人有自身主體性,但是私我、自我欲望又支配著我們,所以,尊敬大自然的一切道理和觀察,周渝先生提出“正、靜、清、圓”四字,外在的約束很多,從內在審視自身,在泡茶中敬天地,心要正,雜念要除,以達到天人合一。
說到此,陳香白老人推薦眾友看看《易經》一書, “天人合一實際不玄乎,一個人熱天會穿棉襖嗎?他還會找乘涼的方式,穿短袖、打赤膊,發明風扇、空調,這也是天人合一,反正是有辦法不被熱死的。”香白老簡單幽默地說。
香白老希望在根和道上推廣茶文化,但書籍古典無數,而香白老大量閱讀過許多經典經書譯注,選出了26本列入書單,送給茶友們。還特別叮囑大家如果沒有太多時間,可以先讀論語和莊子經典譯注,那相當于一個人的兩條腿,一條腿是教人“做人做事”,另一條腿是叫人“思想靈活”。
周渝老師展示出他一直隨身的鋪著“素方”的茶席,茶器和方布組成有圓有方的格局,讓人有正襟危坐之感,使得內心產生對自我的要求。香白老則呈現潮州工夫茶的沖泡細節,投茶次數和投茶量都是自由的,香白老強調,去除表演性,工夫茶就是最自然地表現日常生活。
尋而不得一道苦茶
當主持人吳垠問兩位老人,在茶的道路上是否有遇到挫折,香白老頑皮地說,沒有遇到過其他挫折,就是加入了“怕協”——怕老婆協會很多年了:怕沒有給老婆及時沖好茶而老婆不高興呢,這就是最大的挫折,引來眾人捧腹大笑。
而周渝老師則是說出了自己一直以來的一個遺憾。在1981年,周渝先生在臺北的紫藤廬剛開辦,就遇到一位中年客人帶著滿臉愁容而來,他希望來找到一杯又苦又澀的茶,但別的人都是來找香甜滋潤的滋味,哪有喜歡苦澀味的茶的呢?所以周渝先生一時難辦,找不出這樣的茶給客人,客人只能離去。
周渝先生覺得抱歉,自己是做茶館的,竟不能滿足客人的需要,于是真的托人找來這樣又苦又澀的茶,放在那等著那位客人再次到來,但直到今天都沒等到,那罐茶葉卻在近期無意被翻出來,將近四十年,他們嘗了嘗那罐茶,已經不見了澀,只剩下苦,“苦能讓人安定下來,去火氣,苦后有回潤,人生也大抵如此。”周渝先生說,所以苦味茶亦有人需要,只是很遺憾當年需要它的人沒有再出現,不知他有沒有在別處尋到這道茶。
陳化而香,以茶為伴
談話的最后,陳香白老人和周渝老師都呼吁政府對待茶的“謀取暴利,價格虛高”、“山頭主義”、“弄虛作假,以次充好”等問題要做出回應,要定期檢查、設定規范,還要嚴格檢測農藥殘留,這些都是政府應該做,并且最有力量去做的事情。周渝老師覺得茶商的自我約束和追求一杯對得起良心的茶,不斷去打造品質,以及消費者去約束不合理的狀況都是重要的做法。
在說茶論道環節結束后,兩位老人還在《茶源地理 潮州》套裝上互相簽字作為禮物,將潮州這片產地的故事帶到潮州和臺灣更遠的角落。
與主題一脈相承,《茶道新生活》吳垠還給兩位前輩帶來一個小小的驚喜:將周渝先生親自從臺灣帶來的翡翠水庫穿山甲打的洞周圍的土和陳香白老人的潮州鳳凰山鎮茶園的土交換贈送,讓兩位先生將兩岸無可分割的土地之情和文化之根,透過他們的手和心連接。
在事前,《茶道新生活》就提前請潮州手拉壺非遺傳承的老吳家“源興炳記”第6代傳人吳晗哲制作了刻著“香渝在潮”字樣的手拉壺給陳香白先生和周渝先生,以紀念這次難得的聚首。
夜晚,我們又約在陳香白老人家中,品嘗周渝先生從臺灣帶來的1977年烏龍老茶,再敘家常。周渝先生在活動結束后送給香白老70年代老茶、臺灣的自然生態白茶及書法集《神遇》,而晚上陳香白老人就從家中找出已不再印刷的個人專著《中國茶文化》,和自己喜歡的白葉單叢,分享給周渝先生。兩位先生輕松浪漫柔軟似好茶湯,最終還以搞怪可愛的各種合照結束這次跨越兩岸跨越時空跨越年歲的重逢。
在潮州這片人人都是茶客、家家都是茶館的土地上,前輩陳香白先生和周渝先生用自己陳化而香的生命分享了與茶為伴的歲月所滋養的生命之光,勉勵兩岸茶人“回歸土地 看見茶”,扎根自己的文化土壤,生出屬于中華茶人的美。
《茶道新生活》感謝所有人提供協助:
感謝陳香白先生、周渝先生出席本次活動;
感謝“硯峰書院”李聞海先生提供場地及協助;
感謝“盛唐遺風”工夫茶道館陳銳彬、林娜夫婦
提供茶具,并為眾茶友泡出一道道好茶;
感謝吳晗哲、吳金盛、吳明偉等茶友的大力幫助;
感謝眾茶友參與此次活動!
“香渝在潮”記
周渝先生從臺灣遠來至潮州,應《茶道新生活》吳垠及團隊之約,同陳香白先生同臺共論——“回歸土地 看見茶”,就土地情誼、茶土倫理、茶禮、茶理、茶情與茶道,共探討交流之。
香白及渝二老可謂茶界之泰斗,生性或自信自由,勇敢樂觀,或溫潤溫婉融通。兩老相聚而擁,重聚二十年舊誼,再創兩岸思想交匯之佳話,且二人全程相互惺惺相惜焉,彼此注目,互相關照,幽默妙言不斷,令現場晚輩深感前人風范,體悟茶道精神之“和”、“圓”處行于點滴。
感恩感念香白先生以82歲高齡并周渝先生72歲古稀之年,皆以身作則,為后代青年茶人共創榜樣,留下中華茶界一段佳緣美事。
此記為六月十一日晚,與師渝、NICO姐等共9人再訪白老師家,共品陳茶而錄記于白老家。
吳垠
2018.6.11 23:08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