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9月,在豐田喜一郎的推動下,豐田紡織廠汽車部正式成立,自此掀開豐田汽車的擴張版圖。
85年后,年盈利225億美元的豐田成為了全球第一大汽車公司,是美國汽車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外資品牌。
面對電動化、互聯化、自動駕駛帶來的汽車產業變革,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表示,豐田將由傳統造車企業轉型移動出行解決方案服務商,并用“再次創業””進行內部警醒。
那么未來10年,這家看似已經發展到極致的汽車企業,新的增長點應該在何方?
毫無疑問,連續9年全球新車產銷量第一的中國,將是豐田最具增長潛力和機會的市場。
2017年,豐田汽車以2651.72億美元的營業額躋身全球500強第6位,雖然排名較2016年降了一位,但225.1億美元的利潤同比增長36%以上,遠高于全球第二大汽車企業大眾集團。
但在一片鮮花和掌聲中,這家全球最大的汽車公司卻表示,2017年利潤較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匯率變化和美國市場的減稅政策,因此調低了2018年的盈利預期。
豐田認為,在電動化、互聯化、自動駕駛的變革時代,傳統汽車業將面臨重塑,傳統廠商將面對的最大挑戰是:汽車正在逐漸成為無差別化產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日趨減弱。
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表示,豐田將轉型為移動出行解決方案服務商,與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共生共建移動出行產品。
有鑒于此,這家全球最大的汽車企業,日前正式開放了最初的創業之地,位于名古屋的豐田創業期工廠(最初的豐田紡織廠汽車部),提出“再次創業”的口號,用于自我警醒。
1
豐田喜一郎的初心:創新制造,讓日本成為汽車工業強國
豐田汽車的起源,應該追溯到豐田佐吉,這位日本10大發明家之一,一生中共發明了84項專利。除此以外還做了兩件非常重要的事,1911年創辦豐田紡織廠,培養兒子豐田喜一郎的創新DNA。
豐田佐吉
豐田喜一郎
作為豐田佐吉之子,東京帝國大學工學系機械專業畢業的豐田喜一郎,通過10年磨練成為豐田紡織主管技術的常務經理,但這個目光遠大的年輕人,似乎并不愿意被稱為“發明家豐田佐吉的兒子”,在發現了汽車作為交通工具蘊含的機會后,毅然將其作為發展方向。
1931年,在走訪歐洲、美國的汽車企業后,豐田喜一郎更堅定的認為,汽車將是前景無限的新興行業,而且只有發展汽車業才能讓日本走上全球工業強國之路,并說服妹夫豐田利三郎,在1933年成立了豐田紡織汽車部。
之后的4年時間中,豐田喜一郎與汽車團隊在近乎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完成了A型、A1型、G1型的車輛研發,并于1936年,成功實現量產A1、G1型乘用車量產工作。
由于汽車生產涉及的場地較大、資金較多,為了平衡運營,1937年8月,汽車部從豐田紡織廠獨立,成立了豐田汽車。
回顧豐田汽車的創業過程,與現在中國的創業公司并無太多差異,盡管看似有父親留下的余蔭,但遭遇的挑戰和壓力是外人難以想象的。
1935年豐田研發出第一款卡車G1
以1935年研究的第一款卡車G1為例,盡管造價高達2900日元(當時1000日元可以蓋一座房子),但存在包括輪軸箱,傳動軸等共800多個問題,甚至貨物重量較大就會行駛不了。
之后的近80年時間里,豐田喜一郎、豐田英二、大野耐一、豐田章一郎,直至今天的豐田章男,歷代豐田人篳路藍縷、砥礪前行,讓豐田由一家新興的日本企業,成為布局全球的世界第一大汽車公司,豐田精益方式也成為全球企業管理的“圣經”。
2
豐田章男的使命:居安思危,轉型移動出行服務商
時代的潮水洶涌而來,洞燭機先者才能屹立潮頭。
企業運營總有波峰波谷,繼大眾集團受困于排放門之后,2016年,豐田汽車也遭遇了利潤下滑,當時的主流觀點是,傳統汽車業已經成為夕陽產業。但是,豐田隨即在2017年用大幅增長的利潤贏得業內掌聲。
雖然獲得非常可觀的利潤,但這家全球最賺錢的汽車公司卻清醒意識到,汽車制造的智能化產業升級已經是大勢所趨,并推出TNGA概念啟動智能時代的全面創新。
在2018年北美CES展會上,豐田還展出了新一代電動汽車(EV)“e-Palette Concept”多功能出行平臺,該平臺可根據用戶的不同需求,可以完成如載客、運輸甚至商品零售等各項功能。
豐田章男也第一次公開表示:豐田將轉型移動出行解決方案服務商。
不過,豐田并非第一家提出轉型移動出行服務商的汽車企業,早在2015年,戴姆勒公司董事長蔡澈就在法蘭克福車展告訴媒體,奔馳正在從汽車制造商轉變為互聯網出行服務商。2016年,寶馬董事長克魯格也在品牌百年慶典宣布,寶馬將從汽車制造商向個人出行服務提供商轉型。同年,時任福特CEO的馬克·菲爾茲表示,福特既是一家制造企業,也是一家移動出行服務公司。
此時問題來了,傳統車企都在向移動出行服務商轉型,豐田有什么差異化優勢?
對此,豐田汽車常務董事、車聯網公司副本部長山本圭司表示,豐田e-Palette是利用電動化、車聯網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社會共享移動平臺。與傳統汽車產品相比,e-Palette將實現開發技術共享、用戶需求共生、合作伙伴共建。
山本圭司說,在技術上,豐田將開放控制接口,供應商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開發并添加組件,目前e-Palette的合作伙伴包括滴滴、亞馬遜、必勝客、UBER等。
和其他汽車企業提供的移動出行產品相比,可以根據供應商的需求自由變化是e-Palette的最大特點。
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在移動出行時代,每一個細分領域的用戶需求都存在差異化特點,傳統汽車企業很難面面俱到的照顧所有用戶,供應商們則在各自擅長領域最了解自己的用戶需求,可以提供最直接、最真實的用戶反饋,做到針對性設計。
而豐田作為移動解決方案提供商,將結合其百年汽車制造經驗,最大程度上創造汽車的新魅力與價值,并不斷增幅由此產生的價值鏈效應,促進能夠使人們生活更加便利的智能社會建設。e-Palette作為一種社會效益高的移動工具,將為實現以上目標發揮作用。
2020年,e-Palette將用作東京奧運會及殘奧會期間的移動工具,為參賽運動員服務,豐田也在努力使這款車能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成為服務車,2022年后,e-Palette將真正實現市場化投放。
那時,將是豐田成為移動出行服務商的開始。
3
豐田“再次創業”關鍵:把握機遇,加速推進中國市場布局
豐田喜一郎推動的第一次創業,讓豐田完成了從無到有的挑戰,上世紀70年代起,逐漸成為當時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美國占有率最高的外資品牌,2017年更是以1044萬臺的全球年銷量達到歷史巔峰水平。
在汽車智能化時代,“再次創業”的豐田,將進入機遇與挑戰并存的轉型期。
豐田汽車2018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計劃今年在自動駕駛汽車開發方面投資超過220億美元,投資額創11年來新高,較5年之前增長了30%。同時,在2020年到2030年的電動化汽車研發與普及挑戰規劃中,明確了力爭2030年實現電動化汽車年銷量達到550萬輛以上的目標。
變革時期,對于連續5年銷量超過1000萬臺的豐田而言,尋找下一個銷量增長點極為關鍵。
從全球布局來看,與最大競爭對手大眾相比,豐田在大部分市場占據優勢,其中美國市場優勢最明顯,2017年247.4萬臺的年銷量同比增長2.5%,碾壓大眾62.5萬臺銷量。即使在大眾集團的傳統陣地歐洲,豐田也取得13%的年增長率。
不過在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豐田的成績卻不盡人意,雖然增長7.9%達到131.6萬臺,但和大眾高達400萬臺的銷量相差甚遠。
究其原因,歷史遺留問題是一方面,豐田對中國市場過于保守的態度也是重要因素。
參觀位于苫小牧市的豐田汽車北海道廠區,對豐田研發理念、氫燃料技術運用、自動駕駛技術進行了詳細深入的咨詢。表示希望包括豐田公司在內的日方企業抓住機遇,進一步深化對華合作,實現從“制造”到“智造”的升級,達成更高層次的互利共贏。
毋庸置疑的是,和發展飽和的北美和歐洲市場相比,高速增長的中國市場可以給予豐田更大的發展空間。
更重要的是,豐田再次創業的目標是轉型移動出行服務商,并且發力電動化,而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也是全球移動出行接受程度最高的市場,與豐田的發展方向非常契合。
豐田章男表達了對中國的強烈的合作意愿,“當今的汽車行業正經歷著百年一遇的大變革,而引領變革的就是全球發展速度最快的中國,我們將與時俱進,全力追隨中國的發展步伐。”
不過,豐田在中國市場也并非一路坦途,從歷史經驗看,整個日系車企在中國的本土化進程遠不及德系車企,未來仍需要努力做出改變。
首先,從新車型引入上,豐田較競爭對手大眾在中國的產品線明顯少很多,諸如全新皇冠并沒有引入中國市場計劃,漢蘭達也長期產能不足,加大新產品投放力度已經箭在弦上。
其次,在新能源政策上,豐田之前已經失去一次先機,快速推動氫能源車在中國市場落地,即使不能全面進入,也可以從地方開始加快合作,從而分享中國新能源汽車增長紅利。
第三,在移動出行供應商方面,豐田可以參考大眾模式,多與中國互聯網公司合作,甚至共同成立公司,快速了解中國用戶需求,提供更落地的服務體驗。
最重要的是,豐田應該吸取本田在中國的失敗教訓,換位思考,充分尊重中國用戶的消費習慣,參考德系車企,強化本土化營銷思維,給予中國合作伙伴更多的發揮空間。
事實上,大眾在中國,豐田在美國的成功經驗已經證明了,本土化進程是外資品牌能否在海外市場提升占有率的根本保障。
本文允許轉載,轉載時需注明出處:全時財經 - http://www.clothingreviews.net/commercial/20180802/412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