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網()08月01日訊
國泰君安今日發布行業研報稱,隨著鋰電行業技術日益成熟,2014年開始鋰電相關專利申請量開始下滑。動力鋰電的競爭拉動上游產業鏈的快速發展,每種原料和設備都具有多家實力較強的供應商。
研報認為,鋰電能量密度存在天花板,技術優勢逐漸消失,必將走向標準化。鋰電屬于化學能,與IC產品不同。IC制程技術是以直線的方式向前推進,使得IC產品能持續降低成本,從而IC企業可保持技術優勢。而鋰電與光伏組件類似,技術發展受限于材料的能量密度,最終產品必將趨于同質化標準化。
標準化行業中產品同質化,成本才是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的體制、規模、技術路線、供應鏈管理等等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產品的成本,從而決定著企業的競爭力。體制、規模、技術路線、供應鏈管理和后發優勢決定了成本優勢。市場化的體制、規模領先、技術路線正確、供應鏈管理科學、以及充分發揮鋰電設備的后發優勢的企業有更低的成本。我們認為部分動力鋰電后起之秀在成本上更有優勢。動力電池產線更新迭代速度快,新建產線產能高,便于維護,有助于企業降低平均固定成本。
國泰君安從上述四個決定企業成本的因素出發,認真甄別動力鋰電領域的年輕企業:
看好鋰電龍頭企業,推薦國軒高科、鵬輝能源、億緯鋰能;
看好新能源汽車產業龍頭企業,推薦比亞迪;
看好量價齊升的正極材料環節,推薦杉杉股份、當升科技;
看好鋰電隔膜龍頭供應商,推薦創新股份、星源材質、滄州明珠;
看好鋰電結構件龍頭企業,推薦科達利。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