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前創業板的“一枝獨秀”,在昨日兩市回升的背景下,投資者目光無疑都聚焦在了創業板回落上。而昨日成長股出現的回調,也使得此前創業板上漲原因受到質疑。例如,是否因為盈利能力、利潤增長這些基本面因素?或是由于市值結構、市場超跌等風格因素?
此前創業板上漲,毫無疑問是新經濟驅動下的盛宴。而由“獨角獸”概念引領,以中小創為代表的成長股在A股掀起了一輪波瀾壯闊的獨立行情。不過,在近期全球成長類板塊集體承壓的背景下,A股成長主線正日益受到挑戰。此外,隨著盤面操作難度的加大,不少機構也提醒投資者,在財報密集發布的當下,后市應堅持淡化風格、深化價值,側重業績這一主軸。
創業板走弱
昨日,滬深兩市漲幅均超過1%,主要指數方面,上證50的漲幅更是達到2.40%。不過在此背景下,創業板全天卻一直在弱勢區間內維持震蕩,與主要指數的強勢上揚形成鮮明反差。近兩個交易日兩市“再平衡”后,板塊間強弱轉換再度出現,短暫的風格演繹過后,主板與創業板對投資者吸引力似乎已回到與主板同一起跑線上。
在這一背景下,雖然兩市主力資金凈流出態勢仍在延續。不過,從板塊資金流向上來看,一方面,創業板凈流出規模擴大與滬深300時隔多日出現資金凈流入并存的現象反映出了盤面的分化。另一方面,從小長假前后板塊間資金的膠著狀態來看,資金針對板塊的博弈其實也已有一段時日。從上述現象來看,昨日貌似突然的“轉向”其實并不令人意外。此外,在投資主線日益模糊的當前,從資金的行為和結果表現來看,對于前期漲幅較大甚至股價嚴重透支估值的高位股采取回避態度,也正在成為不少資金的現實選擇。而近期主力資金、北向資金的行業流向和加減倉偏好同樣反映出加倉價值、減倉成長的趨勢。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此前分化中創業板的“一枝獨秀”,近期市場中關注焦點無疑都集中在創業板上。事實上,從小長假前后藍籌股與成長股此消彼長的表現來看,A股存量博弈局面并未因為此前創業板的火爆而得到明顯改觀。更進一步來說,由于博弈難度的加大,增量資金大規模入場的意愿不足,后市繼續呈現齊漲共跌的可能性依然不大,結構性分化仍將延續。
中金公司(港股03908)也表示,當前經濟增長預期、利率與流動性等宏觀因子近期沒有大幅變化,短線風格主要受到風險偏好、風格估值、價格趨勢等因素影響。而季報業績的集中披露將促使投資者關注點重回基本面,結合價格趨勢的短期波動,該機構認為市場風格表現短期將相對均衡。
科技股跌落“風口”
在科技股利空頻傳的背景下,成長類板塊集體承壓并非A股所獨有。近期,美股中部分知名企業尤其是科技類企業,先后受到監管壓力乃至丑聞事件的影響。結合此前的顯著漲幅,市場對于其估值水平的分歧也在顯化,泡沫之聲不絕于耳。
市場人士指出,如果美股市場的科技股“熄火”,那么A股市場中成長板塊也將很難“獨善其身”。不過由于上市公司價值評判標準的多元化、企業盈利能力的持續改善,全球科技股承壓的現象也需要區別看待。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經過了之前的大幅上漲,全球科技股股價都已不便宜。整體來看,估值偏高是客觀存在的,至于何時回落,仍然需要看基本面、盈利預期以及市場資金的偏好等因素。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估值回落本身具有一定的不可預測性,其去化的過程往往也會超出多數投資者的預期。
事實上,去年以來,成長股迅速席卷全球權益市場,具有代表性的FAANG(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Google)股票組合的表現在去年全球主要資產的表現中拔得頭籌。投資者對成長類公司表現出的青睞,正是以“FAANG”大漲的主要原因。步入2018年,在“獨角獸”上市預期加大的背景下,由“獨角獸”概念引領,以中小創為代表的成長股同樣也在A股中掀起了一輪獨立行情。
在上述背景下,不少機構提醒投資者應理性看待成長股后市。例如財富證券就表示,技術的進步并非一蹴而就,有自身的成長周期,且往往是一個長期過程。整體來看,當前市場上的流動性也依然難言寬松,新經濟主題在躁動過后正日益受制于市場整體的流動性壓力,后市相關主題的分化將是大概率事件。而2018年一季報無疑是最好的“試金石”,這也意味著在此過程中部分概念股可能將面臨較大的回調風險。
分析人士亦指出,無論是美股市場還是A股市場,都非常注重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短期而言,值此財報密集發布的當下,對于投資者而言,最為關注的莫過于上市公司一季度的財報數據。而相關企業的盈利能力水平,也將會或多或少影響到估值回落的進程。畢竟,對于科技股的價格拐點,終究還是回歸至公司基本面以及盈利預期身上,而一旦這兩項有利因素有所弱化,科技股的趨勢性拐點也將得以確立。此外,與美股市場相比,A股市場中成長類個股的估值水平顯然并不低,估值中位數也不具有太多優勢,因此觀察估值與業績的匹配程度就顯得更為關鍵。
業績仍是“試金石”
回顧一季度,盤面波動顯著加大,以上證綜指和萬得全A為代表來看,這兩個指數在2018年一季度的振幅已接近或超過了過去一年。上證綜指季度振幅達15.9%,去年一年上證綜指從低點到高點的振幅則為14%,而萬得全A當期振幅也分別達到15.7%和17.3%。
不僅市場波動加大,市場結構分化也加劇。以上證50為代表的價值和創業板指代表的成長,二者之間的輪動非常劇烈,如果從2月9日起算,過去一個多月的時間創業板指和上證50漲跌幅的最大差距已經拉到22個百分點,相比之下,2016年全年差距也僅為22個百分點。這種整體振幅的擴大以及結構劇烈的變化讓投資者不適應,市場預期也非常不穩定。經過一季度極致的風格演繹后,不少機構表示,針對后市,投資者應淡化風格、深化價值,側重業績這一主軸。
此前天風證券強調,從預期層面而言,針對成長股市場至少在兩個方面達成共識:第一,中小票業績大概率要分化,“散亂差”股票業績表現依舊會很差;第二,此前連續依靠外延并購保持高增長的公司,尤其是業績承諾在近期結束的,業績也大概率要出現風險。此兩類股票大部分機構都不會去碰,因此,如果這些股票在未來出現業績“爆雷”的情況,將對成長風格的短期情緒產生擾動同時帶來成長風格的下跌。因此,后市成長風格延續性的關鍵仍有賴于龍頭成長股的業績情況。
海通證券(11.820, 0.20, 1.72%)(港股06837)亦表示,當前市場氛圍遠沒有達到2015年牛市中后期的大量增量資金蜂擁而至、市場風險偏好很高的情形,更像2013年。回顧2013年成長風格最終在4月確認,而本輪創業板占優則起始于2月中旬。這是年初躁動行情的輪漲疊加政策面利好中小創所致。不過,上漲能否持續的關鍵還是要看4月公布的業績。
延續這一邏輯,該機構進一步指出,2018年創業板盈利增長速度雖會出現改善,不過幅度或將遠不如2013年,風格上出現2013年“一邊倒”情形的可能性也不大。有鑒于此,隨著4月財報的密集公布,最終市場仍將以業績為王并走向均衡。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徐彩月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