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資管整治發酵:基金銷售牌照炒至9000萬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何曉晴 廣州報道
“據不完全統計,北上廣深在內的第三方財富公司大約有三四萬家。這些非持牌的財富管理公司都會受到沖擊。”4月10日,針對近日互金整治工作小組辦公室下發的《關于加大通過互聯網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整治力度及開展驗收工作的通知》(《通知》),盈米財富副總裁黃建翔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其背景是,市場上僅有百余張第三方基金銷售牌照。
“這意味著九成九以上的第三方財富公司將面臨沒產品可賣,同時,主觀上也會面臨不能賣的窘境。”黃建翔直言。
當天,北京大學新金融和創業投資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文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也稱,互聯網資產管理業務整治強調持牌經營,做資管產品設計,需要券商等牌照的支撐;做資管產品代銷,則需要基金代銷牌照。
陳文透露,“2015年年底基金代銷牌照價值僅有500萬元,而在2017年上半年刷高到5000萬元,今年的報價已飆升至9000萬左右,相關牌照殼價值的漲幅驚人。”
牌照現不允許過戶
《通知》明確,依托互聯網公開發行、銷售資產管理產品,須取得中央金融管理部門頒發的資產管理業務牌照或資產管理產品代銷牌照。未經許可,不得依托互聯網公開發行、銷售資產管理產品。
在證監會官網上,公開募集基金銷售機構名錄更新日期仍停留在2016年9月。在這份名單里,獨立基金銷售機構共計107家。
“近兩年,監管部門之所以沒有下發新的基金銷售牌照,主要是持牌機構并沒有真正發揮出牌照的價值。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拿了牌照沒有干正事,更多的偏向了代銷非標理財產品,有些機構甚至干起了倒買牌照的活。”當天,一位不愿具名的消息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該消息人士透露,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監管部門就已經收緊牌照過戶。“從現有情形來看,監管部門需要先進行清掃,再整頓,過后再進行評估考慮,是否下發新的牌照。”
杜茲投資基金經理助理何嘉康也稱,目前,市場有機構出8千萬收購基金銷售牌照。
陳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收購主體來看,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互聯網巨頭,意在實現流量價值變現;二類是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先前的資產管理相關業務并不合規,希望通過牌照獲取實現業務合規化發展。
在陳文看來,第三方理財代銷市場的尷尬在于大量機構需要通過持牌合規化業務,但牌照新增量極少,導致相應牌照價格飆升。在嚴監管的時代,這意味大量機構將最終退出市場或轉移到地下。
“金融市場更加開放,其題中之義也在于牌照準入門檻的降低。長期來看,需要增加牌照供給,同時強化對于違規企業的懲罰力度,健全市場退出機制。”陳文如是說。
行業集中度提高
“對第三方理財代理銷售機構而言,未來的發展是越來越正規,越來越透明。在現在嚴監管的制度下,抱著打擦邊球的心態來飛速發展業務已經不太現實,以后比拼的就是專業與服務。”何嘉康認為。
利用公募基金實現投顧的場景會越來越多。實際上,目前市場上已存在攜帶投顧服務的組合銷售,包括銀行、各大基金公司在內,都在努力推動帶策略的基金組合給投資人。其中,公募FOF就可以理解為推動投顧發展的試水。
對此,黃建翔認為,《通知》對持牌的基金銷售機構來講,客觀上是利好。而以往,非持牌機構由于缺乏監管,反而是他們活得更滋潤。
黃建翔坦言,目前,基金銷售機構普遍面臨的問題在于,行業里真正能夠做到全口徑進行財富管理業務的機構很少?,F階段都集中在公募基金銷售上。但是,只做公募銷售的話,第三方銷售機構獲利空間很小。
對行業而言,激烈的價格戰讓不少機構深陷其中。
4月10日,盈米財富CEO肖雯表示,2017年雖然基金銷售規模和銷量有所增加,但由于競爭激烈,與前幾年相比,銷售手續費下降嚴重。部分機構將手續費降至一折后,其他公司不得不跟進,導致了全行業基金銷售業績下滑。
肖雯稱,在互聯網行業的思維下,將銷售手續費打一折,是讓客戶受益;但是對于基金這樣復雜的產品,是需要長期持有才能獲得收益的特殊產品,過低的費率更加容易縱容投資人“追漲殺跌”,反而損害了投資人和行業的利益。
黃建翔認為,《通知》出臺后,公募基金價值被低估的現象可能會得到改觀。過去,很多固定收益、剛兌的理財產品大行其道。在非標理財產品受到嚴控之后,行業將回歸本源。
?。ň庉嫞豪钚陆?/p>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