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繼羅偉廣后80后私募冠軍也“栽”了 旗下上市公司銀行賬戶遭凍結)
摘要
繼羅偉廣后80后私募冠軍也“栽”了 旗下上市公司銀行賬戶遭凍結“炒股炒成股東”絕非好事,搞私募的入主上市公司似乎也兇多吉少。這不,新價值的羅偉廣實控人)剛曝出債務糾紛,另一位前明星私募的掌舵人蘇思通也“栽”了!
“炒股炒成股東”絕非好事,搞私募的入主上市公司似乎也兇多吉少。這不,新價值的羅偉廣實控人)剛曝出債務糾紛,另一位前明星私募的掌舵人蘇思通也“栽”了!
東晶電子5月14日午間公告透露,大股東藍海投控掌舵人蘇思通卷入民間借貸訴訟,牽連致使上市公司銀行賬戶被法院凍結。盡管蘇思通作出兜底承諾,但無力改寫當日股價跌停的走勢。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藍海一號”曾以絕對優勢摘得2016年私募桂冠!可惜,“曇花一現”后輝煌難續,目前藍海系旗下共計12只產品有半數已提前清盤。
實控人緊急“兜底”難阻跌停
東晶電子午間公告稱,公司近日查詢銀行賬戶發現,公司在金華中行的賬戶被暫停支付12個月。
東晶電子稱,經自查,公司未與公告中四方發生任何資金往來,公司董事會和股東大會未審議過公司與四方的任何債務及擔保事項,也未簽署任何與債務及擔保相關的協議或法律文件。
對此,蘇思通出具了書面《確認函》,稱上述民間借貸糾紛與東晶電子無任何關聯,東晶電子如因上述糾紛遭受任何風險或損失,由其本人負責承擔或賠償等。
東晶電子強調,本次被凍結賬戶為母公司所使用的銀行賬戶,日常主要用于支付母公司層面的管理費用,涉及往來資金金額較小,不會影響公司的日常經營活動和正常的管理活動。但公司不排除后續其他資產被凍結的情況發生。
“從披露情況看,不排除有人以上市公司名義違規進行了擔保。”有會計人士對記者表示,至于實控人兜底能否兌現,得看債務人的資金狀況。二級市場上,東晶電子午后快速下跌,臨近尾盤時跌停。
股價腰斬讓渡控股權
頗為微妙的是,東晶電子正處于“易主時刻”。
東晶電子4月20日披露,實控人蘇思通擬將其持有的藍海投控5.28億元有限合伙財產份額分別向創銳投資及鷹虹投資轉讓。其中,3.57億元財產份額(占比67.53%)將轉讓給創銳投資、1.71億元財產份額(占比32.45%)將轉讓給鷹虹投資;同時,蘇思通將其持有的思通卓志51%股權零元轉讓給創銳投資。
交易完成后,創銳投資將成為藍海投控執行事務合伙人(GP)思通卓志的控股股東,創銳投資由此間接掌控東晶電子25.10%股票表決權,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為錢建蓉。
回到2016年末,蘇思通掌控的藍海投控以20元/股、2.45億元的對價,獲得*ST東晶5.03%股權,并將剩余的15.08%股權對應的表決權收入囊中。2017年4月5日至4月7日三天,藍海投控耗資約2.4億元完成二次舉牌,直接持股比例升至10%,增持成本約20元/股。
之后,藍海投控派出1988年出生的王皓擔任上市公司董事長,但迄今未對東晶電子實施任何實質性改造。
目前,東晶電子最新股價跌至11.07元/股。由此計算,不計財務成本,藍海投控的賬面浮虧達2.15億元,比例達44%。
藍海私募產品“曇花一現”
有趣的是,在公告中,蘇思通轉讓股權之舉被描述為“隨著資本市場環境的變化,個人擬尋找其他投資機會,遂擬放棄繼續參與上市公司經營的機會。”但種種跡象顯示,蘇思通早已身陷債務泥潭。
今年2月5日,蘇思通曾從鷹虹投資處借款2.01億元,借款利率為年化12%,借款期限為6個月。上文提到的蘇思通擬將藍海投控32.45%的財產份額向鷹虹投資轉讓,即是用于抵償1.71億元債務。
2月9日,藍海投控還將其所持全部2439.95萬股股份質押給榮潤投資,質押目的是“為實際控制人蘇思通的個人債務作擔保”。
公開資料顯示,藍海系掌門蘇思通生于1983年,曾任職于新時代證券等機構,有著十余年的資本市場運作經歷,投資風格以快、準、狠著稱,市場人稱“快刀八郎”,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昔日著名私募的“一字斷魂刀”。
北京藍海韜略資本運營中心是蘇思通旗下私募產品的運營主體,“藍海一號”2016年以絕對優勢摘下私募桂冠,還發行過“藍海二號”、“藍海三號”、“藍海金牛”、“藍海穩定成長”、“藍海匯金”等12只產品。
2016年3月,藍海韜略曾擬出資2.6億元受讓量子高科5%,后因故取消。蘇思通本人,曾在姚記撲克2016年半年報股東榜上露了個臉,后迅速抽身。
可惜,私募冠軍頭銜只是曇花一現。據查詢,目前“藍海二號”等6只產品已提前清算,剩余6只尚在運營期。今年A股公司一季報股東榜中,藍海系產品已不見蹤跡。
記者曾與蘇思通接觸過,“自信”的特質在他身上表現得非常顯著。蘇思通思考時愛抽煙,狹長的眼睛微微瞇起。他喜歡從細節推敲人、物、事,并在極快的時間里形成自己的判斷,而這種判斷也常成為他決策的基礎。
另有知情市場人士稱,藍海系身后有知名大鱷,部分資金則來自所謂“溫州幫”游資,后“溫州幫”被調查,藍海也受到牽連,自此一蹶不振。
從產業集團到金融資本,近期接連有資本大鱷爆發資金鏈危機,值得玩味和警惕。
在投行人士看來,金融去杠桿及抑制炒殼等監管政策的持續強化,是高杠桿玩家崩盤的主要原因,“市場風格變了,炒殼套利已經終結。”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