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楊建 每日經濟新聞編輯 謝欣
目前,市場資源的重心再度向明星私募傾斜,私募行業強者恒強的格局更加明顯。行業普遍認為,5億元的管理規模已成為私募的“生死線”,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基協在5月10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5億元管理規模以上的私募達到3019家,另外還有逾2萬多家私募管理規模仍在“生死線”以下。
管理規模5億是私募“生死線”
隨著私募總管理規模突破12萬億元,私募行業內部分化加劇。隨著各方面綜合成本提升,行業的生存門檻顯著提高,尤其是小私募除了面對渠道的壓力,自身還有成本壓力。由于合規監管趨嚴,新私募的成本相比此前有所升高,另外在資管新規落地后,對合格投資者的資產和投資經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或將對私募市場造成一定的沖擊。
如新規要求,新成立私募至少需要配備10人,注冊公司辦公場所達到200平方米。因此過小的私募如果沒有創造超額收益,極可能面臨入不敷出的窘況。在私募圈內,市場各方的測算規模有所不同,所以對私募“生死線”的標準也不盡相同。業內大多認可5億元管理規模成為私募“生死線”,雖然也有很多5億元規模以下的私募過得挺滋潤,但一般都是業績較好或者成本控制做得不錯的公司。
對此,私募排排網研究中心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私募管理費大多按照1%~1.5%來計算。假設管理費按照1.5%來計算,除去支付給通道和渠道各方的費用,實際到手的大概就是1%。一家5億元管理規模的私募,在沒有業績提成的前提下,按照1%計算管理費收入,一年可獲得的確定性現金流入僅為500萬元,一般情況下也就是勉強覆蓋成本。如果私募管理規模沒有做到5億元以上,基本上是不掙錢的。所以5億元管理規模可看成私募的“生死線”。
未來新成立、規模小、投資管理能力和經驗不足的私募,生存空間正日益縮小,而大型、老牌私募的優勢會更加明顯。私募行業有很多固有成本,形成了行業的事實門檻。如資金的募集成本,私募基金的固定管理費和業績報酬有相當大的比例要分配給銀行、券商、信托等渠道;二是運營成本,據估算,一個小型私募證券基金的年度運營成本不少于400萬元。
而小型私募運營最大的成本主要是兩塊,一是人力成本,二是辦公場所支出。隨著人力、用房成本提升,這個數字也將不斷增大。此外還有水電費、差旅費、辦公費、招待費、營業稅、律師費等各種費用。
隨著私募基金行業的自律管理日益加強,行業的隱形門檻不斷提高。完成登記手續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應持續履行產品備案、信息披露以及向協會報告更新季度、年度和重大事項信息等義務。隨著相關制度不斷完善,私募基金的合規成本也在增加。
僅3019家私募超過“生死線”
據中基協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4月底,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合計23559家,其中證券投資基金8752家,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14037家,其他私募投資基金770家。從管理規模來看,截至2018年4月底,已備案私募證券投資基金36008只,基金規模2.56萬億元,較上月減少196.70億元;私募股權投資基金24621只,基金規模7.04萬億元,較上月增加3647.46億元,增長5.46%。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私募管理規模略有增加,但還是有3101家已登記的私募管理規模為零。今年5月8日中基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最新公布的一批失聯私募竟然高達123家,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生存不下去而失聯的。
截至2018年4月底,超過100億元管理規模的私募較上月增加12家,達到222家;管理基金規模在50億~100億元的也較上月有所增加,達到268家;管理基金規模在20億~50億元的為645家;管理基金規模在10億~20億元的則由794家增至827家;管理基金規模在5億~10億元的1057家。合計來看,管理規模在5億元以上的私募達到了3019家。
截至2018年4月底,在已登記的23559家私募管理人中,如果按照5億元管理規模的“生死線”來劃分,目前這3019家私募僅占整個私募管理人家數的12.81%,而另外20540家私募管理規模在5億元以下,意味著超過2萬家私募還掙扎在“生死線”下。
對此有私募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近年來A股市場的分化行情加劇了私募行業的分化,頭部效應愈加顯著。龍頭私募對資金的“虹吸效應”,使得中小私募的發展越來越難。大私募受到資金追捧,規模迅速擴張,而小私募則捉襟見肘。銀行、券商更愿意與大型私募合作,近期多家券商推出私募FOF產品都定格在明星私募里,投顧包括千合資本、淡水泉、景林等大型私募機構。而從認購情況來看,更是爆款不斷,其中中信證券(600030,股吧)推出的FOF規模達到了80億元。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