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5月21日,有受訪人士表示,從2016年中起,“保殼運動”開始,許多私募舉步維艱,生存狀況堪憂,只能通過“自行籌資”方式來完成首只基金的募集工作,比如管理人對投資人進行擔保,外邊拆借資金,關聯方認購產品等等方式。
隨著私募備案要求的趨嚴,在實際運作中,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備案變得非常難,而保殼也成為私募的一種常見行為。
根據規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備案完成后,六個月內要發行一只基金,否則管理人資質將被注銷。
私募生存調查
私募公司生存成本幾何?
5月21日,上海韜韞投資合伙人張潤給記者列出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必要開支如下:1.房租,按照租用200平米的辦公室,一個月的房租至少五六萬;2.員工工資,按照8個人來算,每個人一個月工資1萬元,一個月就是8萬元;3.其他費用等。
“綜合來看,一個私募基金管理人要想正常維持,一年的開支至少需要150萬以上,然而有超過一半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規模在一個億以下,按收取一個點的管理費計算,這些管理人是無法覆蓋其運營成本的。”張潤說。
而深圳上德谷投資總監劉皓楠列出的生存條件是,“私募管理的收入主要來源于產品的管理費、超額的業績報酬,所以管理費是維持一個私募運營的基本保障,按照一個中小型私募的規模,每年的運營費用大概要200萬-250萬元,相對應的管理規模應該在1.5-2個億之間。”
北京新鼎資本董事長張弛則表示,PE投資周期長,有收益一般都是五年以后的事情,所以支撐PE的主要是管理費。一般來說是每年收2%的管理費,即一個億管理規模,每年會收200萬的管理費,但是還有募資成本、付給資金渠道的費用,真正落到手里的可能就是100多萬。所以一般來說,PE管理規模超過5個億能生存,超過10個億比較良性。
那么,究竟有多少私募公司在生存線上掙扎?
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已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管理規模的共20458家。其中管理基金規模在100億元及以上的有222家(含股票、債券等),在50億-100億元的有268家,在20億-50億元的有645 家,在10億20億元的有827家,在5億-10億元的有1057家,在1億-5億元的有4170家,在0.5億元-1億元的有2193家。
以前述幾位私募人士提及最低適合生存的管理規模1億元來計算,目前管理規模在1億元以上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7189家,占總數20458家的比例為35%,即65%的私募公司可能在生存線之下。
當然,上述來自上海、深圳、北京的私募基金人士的成本賬單并不一定能完全代表全國水平,但有相當的代表性。截至4月底,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正是主要集中在上海、深圳、北京這三個城市,數量分別為4697家、4554家、4246家,數量占比分別為 20%、19%、18%。
張弛認為,目前有2萬多家私募公司,在大量淘沙下,大部分私募生存得不太好。
對于私募未來的趨勢,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曾令華表示:“私募會兩極分化會更嚴重,向頭部集中。”
保殼行動
事實上,在實際運作中,對許多私募來說,備案不易,保殼變成勢所必行。
本包記者了解到,私募基金管理人申請登記備案,平均的補正次數在2.22次,協會的反饋周期往往不超過20個工作日。因此平均來看,2-3個月可以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備案,從這個角度來看,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備案并不是特別難。
但張潤介紹:“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大家認為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備案非常難,主要在于注冊資本金實繳、人員構成等方面。”
劉皓楠也表示,現在新登記注冊私募公司難度越來越大,主要集中在對公司高管的專業投資管理經歷及能力要求更為嚴格,對公司運營的基本條件和要求更具體,同時股東也需要證明自己有出資能力,并且各項都要落實在法律意見書中。
也是因此,當私募完成高門檻的登記備案之后,保殼成為一種常見現象。
劉皓楠介紹,所謂的“殼”,是指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上登記注冊的管理人身份。
“此規定在2016年初就已經頒布,在2016年中正式執行,很多小型私募2016的主要任務就是在規定時間內發行首只產品。”劉皓楠說。
對此,張弛表示:“從去年就開始出現大量保殼的現象,許多私募基金至今都只有一只產品,就是為了保殼發的產品。”
張潤認為:“并不是所有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六個月內都能完成首只產品的發行,尤其是股權類管理人,其募資周期時間較長,因此保殼是一種常見的行為。”
而保殼成本無法計算,張潤介紹,因為保殼往往是管理人“自行籌資”完成首只基金的募集工作,“自行籌資有很多方法,比如管理人對投資人進行擔保,外邊拆借資金,關聯方認購產品等等。”張潤說,“相比較而言,買殼成本相對較高,少則大幾十萬,多則上百萬。”
曾令華表示:“保殼實際上是一種不太好的行為,因為監管層對資管要求是真實的需求,而保殼帶來投資需求不一定真實。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