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4月底,已登記的私募機構2.36萬家,備案的私募基金7.25萬只,管理資產規模12.48萬億元。
近兩年來,遭遇強監管后私募行業進入規范化發展新時期。今年4月底,備受關注的資管新規落地,作為大資管行業的一員,私募業界也正關注著這一政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多方業內人士表示,資管新規的出臺,短期會給私募行業帶來陣痛,比如將會影響資金的募集和提升管理的成本,但長期來看,則是利好私募行業,具有較強投資管理能力的私募機構,才能夠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回顧私募基金在中國的發展,經歷了2004年到2012年1.0的萌芽發展時期以及2.0的野蠻生長時期;2012年以來私募基金快速發展,管理人數量及管理資產規模均呈幾何級增長;隨著2014年2月《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和基金備案辦法》的公布實施,私募基金進入了規范化發展的3.0時代。
彼時,進入私募行業快速發展期,2015年和2016年基金業協會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管理規模均爆發式增長。但在快速發展中也暴露出了很多的問題和風險。2017年被稱為“監管元年”,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針對私募行業出臺了系列政策,其中包括2017年年底和2018年1月分別頒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須知》和《私募投資基金備案須知》,私募基金進入了規范化發展新時期。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已登記的私募機構2.36萬家,備案的私募基金7.25萬只,管理資產規模12.48萬億元。
“私募基金在新時期的發展中也面臨著諸多的考驗和挑戰。自2015年股災及股指期貨受限以來,很多的交易策略陸續失效,絕對收益越來越難以實現。CTA策略在2016年取得一輪優異業績之后在2017年后也陷入了困境。再加上上個月剛落地的資管新規徹底改變了資管行業的發展,也影響著私募基金的發展。”中信期貨副總、經紀業務發展與管理委員會總經理王智全表示。
今年4月27日,經國務院同意,《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銀發〔2018〕106號(簡稱“資管新規”)]正式發布。資管新規規定,私募投資基金適用私募投資基金專門法律、行政法規,私募投資基金專門法律、行政法規中沒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本意見,創業投資基金、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的相關規定另行制定。資管新規還指出,資管產品可以再投資一層資管產品,且“私募資產管理產品的受托機構可以為私募基金管理人”。
“對私募行業長期來看是一個大的利好,雖然短期有一些銀行或者有一些券商對私募采取了謹慎的態度,因為私募的細則沒有出臺。”智道金服創始人兼董事長彭聰同時稱,以前私募基金屬于非持牌金融機構,券商代銷的時候沒有一個法律法規去驗明正身,資管新規雖然對私募基金有一些約束的地方,但是明顯地感覺到這次資管新規給了私募一個法規的地位,也就是說私募基金是可以作為非持牌機構來接受銀行、券商用其他金融機構的投資,給私募帶來較大的機會。
此外,彭聰認為,資管新規也給私募行業帶來了其他方面的影響,比如凈值化、打破剛兌等,同時,資管新規提高了適當性的要求,抑制了高杠桿,以及防止了多重嵌套,“這些規則讓資產管理行業,特別是私募基金從事本源投資的工作,而不是通道的工作”。
平安銀行(總行行長助理兼上海分行行長冷培棟也分析稱,對于資管新規,私募行業是挑戰和機會并存的機會,私募投資的門檻提升對私募規范化運營更加嚴格要求,短期看將會影響資金的募集和提升管理的成本,長遠看要推動行業持續健康地有序運行,打破剛兌終將使投資的風險和收益實現合理的匹配,傳統通道化的減持套利只能選擇離場。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