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葉峰
近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基金公司的各類宣傳中,經常能看到一個字眼——“自購”,似乎這已經成為賣基金的一大看點。
在很多投資者看來,如果基金公司或者基金經理愿意購買自己管的基金,起碼意味著其愿意和投資者綁在一起,有利益風險共擔的感覺。
從這一層面來看,自購行為是值得肯定的。不過投資者也需要清醒地認識到,購買這類基金,不意味著就一定能夠獲得理想的收益。
比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注意到,有只基金去年9月份成立至今,1年多的時間,凈值就已經只剩0.5元多,而基金公司股東、基金經理等人員成立時分別都自購了約500萬元。
今年自購次數達214次
說起自購,其實在基金的自購行為中,主要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基金公司因為定開產品的設置原因,必須要進行1000萬元的自購,這類更多是由于產品的屬性,而另一類則是基金經理、基金公司員工的自購。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11月7日,基金公司總的自購次數已經達到去年同期的2倍多,79家基金公司自購次數達到214次,總金額約為27億元,而去年同期僅為97次,總金額約為18億元。
再具體到基金公司,今年以來,有2家基金公司自購次數超過10次,分別為廣發基金和創金合信基金,有14家基金公司的自購次數超過5次,而去年同期僅有4家公司自購次數超過5次,沒有1家超過10次。
顯然,基金公司今年對于自家產品,不管是出手的次數,還是出手的金額,都毫不吝嗇。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發行的養老目標基金上,多家基金公司更是全員自購。有基金公司員工甚至開玩笑說:“發工資感覺就是發份額,因為發了工資就買了基金。”
還有基金公司員工說:“我不僅自己買了,還發動了全家上下都購買了,加起來估計也有幾十萬元。”
而在其他產品上,近期也有多家基金公司在產品海報上打出“自購”的字眼,瞬間讓人有種都在集體自購的感覺。
基金自購并非沒有風險
雖然自購看上去很美好,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給投資者信心,然而在自購的基金中,其實業績差異也是非常明顯的。
以金信價值精選為例,該基金成立于2017年9月1日,屬于發起式基金,成立時有效認購總戶數僅為8戶,募集期凈認購金額為1010.1萬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這1000萬元中,基金管理人股東認購了約500.03萬元,基金管理人認購了10萬元,而基金經理等人員認購了約500萬元。
最新的三季報顯示,該基金的份額在這一年來,不僅沒有減少,反而略微有點增長,A類和C類份額累計有1142.14萬份,不過資產凈值僅為735萬元,已經出現較大幅度縮水。從基金凈值來看,截至9月底,基金單位凈值為0.6436元,也就是說,從去年9月1日至今年9月底,短短1年左右時間,基金經理等人員認購了的500萬元,已經浮虧約178萬元。
而根據11月6日最新的凈值0.5422元計算的話,基金經理等人員認購了的500萬元,相當于1年多的時間,就已經浮虧約229萬元,差不多接近一半。
如果把基金公司股東的500.03萬份也算上的話,那么兩者累計1000萬份的份額,在基金成立1年多以來,已經浮虧將近500萬元。
當然,這只是眾多基金中的一例,不排除還有不少自購基金其實還有著比較不錯的表現,因此對于基金公司自購基金,投資者還得結合基金公司實力、基金經理過往業績等綜合因素進行判斷,切勿只看到有自購就盲目買入。
本文允許轉載,轉載時需注明出處:全時財經 - http://www.clothingreviews.net/jijin/20181113/460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