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欧美日韩亚洲v在线观看/日韩免费视频/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昨爱

全時財經

首頁 > 金融 > 正文

市場壓力山大 信誠人壽更名強調股東背景

17歲的信誠在即將“成人”之際迎來一份珍貴的禮物。

作為典型的中外合資壽險公司,信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誠人壽”)近日正式更名為中信保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保誠人壽”)。

中信保誠人壽方面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此次更名是為了使公司中英文名稱保持一致,充分借助雙方股東的品牌優勢,提高公司知名度和競爭力,進而更好地推動業務全面發展。

在分析人士看來,更名或是保險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體現。從市場份額來看,目前合資壽險公司占比不到7%,在壽險市場的影響力較小。在保險公司數量日益增多的情況下,不加強品牌知名度,所占市場份額會被逐步擠占。

而更為重要的是,品牌及市場影響力的式微,與其業務表現不無關聯。雖然每家公司開發的產品都有差異,但合資壽險公司在價格上和服務上并未體現出一定的優勢,也并未很好地融入中國本土市場,因此長期以來產品特色上未有突出。

外資公司未見競爭優勢

公開資料顯示,中信保誠人壽于2000年成立于廣州,由中信集團和英國保誠集團聯合創建,是第一家中英合資保險公司。其成立時的注冊資本為人民幣2億元,歷經7次增資后,其注冊資本達到23.6億元。2011年11月,中信保誠人壽把總部遷至北京。

在中信保誠人壽的更名發布會上,保誠集團亞洲區總部執行總裁、中信保誠人壽董事長黎康忠表示,中信保誠人壽以保障及改善人民生活質量為己任,長遠目標是在中國保險市場的長遠發展中繼續扮演關鍵角色。股東雙方將持續通過戰略合作,為中信保誠人壽提供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各項資源,助力企業加快發展。

中信保誠人壽方面表示,此次更名突出了中信和保誠雙方股東的品牌名稱,中信保誠人壽得到雙方股東一如既往的支持,公司將會充分利用中信和保誠兩大股東的品牌優勢。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表示,之前一說信誠人壽,并不知其來頭。更名是一種品牌傳播策略,就像目前一提光大永明人壽,就知道是光大集團和永明金融。

目前,工銀安盛人壽、同方全球人壽和招商信諾人壽等公司的名稱,均直接由中外方股東名稱組合而來。此前,業內已有兩例與中信保誠人壽同類型的更名之舉,從后續發展情況來看,更名只能算是一種品牌推廣行為,對經營并沒有表現出直接可量化的影響。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教授朱俊生認為,如果從股東來看,合資壽險公司的中外方股東都很強,應該會有很強的品牌效應,但保險市場品牌與其市場份額和市場影響力有關。從市場份額來看,目前占比不到7%,合資壽險公司在壽險市場的影響力還較小。

象聚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許建坤個人認為,合資公司知名度較弱,尤其在保險公司數量日益增多的情況下,不加強品牌知名度,所占市場份額會被逐步擠占。

據公開數據顯示,從市場份額來看,目前我國的外資壽險公司(含合資,下同)共有28家,約占壽險公司總量的33.3%,而目前其原保險保費的市場份額約占6.7%,整體占比不大。

南開大學保險系教授朱銘來對記者表示,雖然每家公司開發的產品都有差異,但合資壽險公司在價格上和服務上并未體現出一定的優勢,也并未很好地融入中國本土市場,因此長期以來產品特色上未有突出。此外,其份額小、總體業務量不大是造成品牌知名度未打響的另一個原因。

記者根據保監會公布的2017年前10月壽險保費收入統計發現,外資壽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超過100億元的共有5家。其中,工銀安盛人壽以369億元名列第一,恒大人壽以245億元名列第二,友邦保險以169億元名列第三,交銀康聯、招商信諾以及中信保誠人壽的原保險保費收入分別以128億元、101億元、97.6億元,位于第四位到第六位。

而在中資壽險公司中,原保險保費收入超過100億元的共有24家。從公司數量上看,目前中資壽險公司是外資壽險公司的兩倍,為56家,從業務規模上看,中資壽險公司規模保費是外資壽險公司的13.88倍。其中,中資壽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是外資壽險公司的13.2倍。

此外,盡管外資壽險公司大多經營時間已經超過10年,但從經營區域來看,范圍仍較小。記者通過各外資險企官網了解到,目前外資險企設立的省級分公司數量一般在10家左右,中信保誠人壽目前有16家分公司,而老牌外資險企友邦保險目前也僅有7家分支機構,一般成立10年左右的中資險企都有20家以上省級分公司。

近期有研報顯示,外資壽險公司渠道方面難有競爭優勢,分支機構以及經營范圍的限制導致服務也難以跟上,并且產品也未能體現出優勢。而股權比例方面政策的放開將增強外資保險公司的經營靈活性與自由度。

分紅險仍占大頭

近年來,中信保誠人壽銀保渠道高度重視高凈值客戶的開發經營,與各合作銀行均在高凈值客戶服務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中信保誠人壽相關負責人表示,特別是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公司走上聚焦高價值期繳業務的銀保轉型之路,縮減高現價、短期萬能產品并加大期繳業務占比、減少首虧與資本耗費、強化業務價值管理,目前業務轉型成效逐漸顯現。期繳保費占比由2015年的9%提升至39%,截至2017年7月30日,銀保業務新單年繳化保費超越2016年全年,同比增長73%,其中保障型期繳保費占比超過80%。

2017年上半年,中信保誠人壽年繳保費30萬元以上的保單承保525件,有效帶動公司銀保業務增長,高端保險業務成為帶動中信保誠人壽銀保業績增長的一大利器。

記者注意到,在其發展銀保渠道的過程中,渣打銀行的作用較突出,尤其近兩年渣打銀行與中信保誠人壽在部分區域采取了獨家合作的方式。自2015年下半年起,新單標準保費兩年就實現增3倍的效果。

中信保誠人壽相關負責人表示,渣打集團和保誠集團是全球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香港、新加坡等市場都是排他合作,在中國境內是優先合作關系,基于雙方的合作基礎較好,渣打銀行在國內開展排他合作的模式是客觀自然形成的。

據悉,2014年5月,在保誠集團與渣打集團銀保業務戰略合作協議框架下,渣打銀行(中國區)與中信保誠人壽達成了優先合作關系,中信保誠人壽與渣打中國自2008年開啟合作,目前已經成為渣打銀行重要的業務合作伙伴之一。

中信保誠人壽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在與銀行的合作上,主要銷售健康保障、養老教育、資產保全傳承方面的產品。

在產品回歸保障的大趨勢下,許建坤認為,保障型產品必須依靠增加群眾對品牌的認知才能將規模做大,銀保渠道銷售長期保障型產品還是有難度的。

中信保誠人壽方面在給記者的回復中亦表示:公司的轉型取得初步成果。事實上,在中信保誠人壽的業務結構中,分紅險的比例雖有所下降,但仍占據主要地位。此外,其投連險業務雖自身占比不高,但與同類機構相比仍處于首位。

其年報數據顯示,2013年中信保誠人壽分紅型保險保費收入達28.7億元,占總保費收入的69%。并且,2013年保費收入排名前五的產品都為分紅型,五大產品保費收入占總保費收入的39.3%。同樣,2014年年報顯示,其分紅型保險保費收入達33.65億元,占總保費收入50.84億元的66%,2014年保費收入排名前五的產品皆為分紅型,且這五大產品保費收入共計19.58億元,占總保費收入38.5%。

2015年,中信保誠人壽分紅型保險保費收入達37.15億元,占總保費收入62.17億元的59.8%。2016年,其分紅型保險保費收入46.6億元,占總保費收入82.3億元的56.6%。

同期,工銀安盛人壽2015年總保費收入235億元,其中分紅壽險保費收入205億元,占比為87.2%。但到了2016年,總保費收入342億元,分紅壽險保費收入140億元,占比下滑至40.9%。

友邦中國2015年總保費收入125億元,分紅保險保費收入38.29億元,占比30%。2016年總保費收入161億元,分紅保險保費收入47.58億元,占比為29.5%。

招商信諾人壽2015年總保費收入78.4億元,分紅壽險保費收入32.56億元,占比41.5%。2016年總保費收入119.8億元,分紅壽險保費收入64億元,占比為53.4%。

此外,根據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1~10月中信保誠人壽投連險獨立賬戶新增交費13.6億元,在外資險企中的投連險新增規模最大。

自保監會2013年公布各家保險公司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投連險獨立賬戶新增交費至今,中信保誠人壽投連險賬戶新增保費處于外資公司中的首位。2013年至2016年,中信保誠人壽投連險賬戶新增保費規模分別為14.23億元、13.05億元、26.47億元、15.5億元,分別占外資險企投連險保費總規模為37.6%、42%、42.9%、43.3%。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