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部門評估規劃”更新評估報告
積極評價中國銀行業監管成效
2017年12月7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公布了中國“金融部門評估規劃”更新評估核心成果報告——《中國金融體系穩定評估報告》、《中國金融部門評估報告》以及包括《關于中國遵守<有效銀行監管核心原則>評估報告》在內的三份國際標準與準則執行情況報告。
“金融部門評估規劃”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于1999年聯合推出的評估項目,主要目的是評估成員經濟體的金融體系發展程度和穩健性、監管框架質量以及應對金融危機的能力。我國于2009-2011年首次接受了“金融部門評估規劃”評估,作為全球系統重要性經濟體之一,按照每五年一次開展更新評估的要求,于2015年10月啟動了“金融部門評估規劃”更新評估,目前更新評估工作已順利完成。
中國銀監會高度重視更新評估工作,按照國務院的部署,在人民銀行統一組織和協調下,積極參與了系統性風險和宏觀審慎政策、壓力測試、危機管理、普惠金融、問題貸款處置等多個領域的評估工作,并牽頭接受了評估團對照巴塞爾委員會2012年版《有效銀行監管核心原則》開展的銀行業監管有效性評估。與之前的《有效銀行監管核心原則》相比,2012年版《有效銀行監管核心原則》借鑒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后國際銀行監管改革的最新成果,吸收了歷年來相關評估經驗,對有效銀行監管的要求大幅提升。作為“金融部門評估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評估團從監管規制的制定、實施到效果對中國銀行業監管進行了全面、系統和深入的評估。《中國金融體系穩定評估報告》、《中國金融部門評估報告》以及《關于中國遵守<有效銀行監管核心原則>詳細評估報告》均認為,中國銀行業監管高度遵循國際標準。《關于中國遵守<有效銀行監管核心原則>評估報告》還指出,修訂后的《有效銀行監管核心原則》標準更為嚴格,但銀監會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長足進步。
評估報告充分肯定了近年來中國銀行業監管取得的成效,指出銀監會在面對行業快速發展和國際監管改革不斷推進的雙重挑戰下,作出了果斷反應,主要體現在:隨著銀行業規模顯著擴大、業務日趨復雜,銀監會在監管方面與時俱進、積極進取;緊跟國際監管改革步伐,通過持續完善監管規制、優化監管方式方法、強化監管技能、加強監管溝通等方式,不斷完善銀行業監管實踐。一是發布了一系列銀行業監管規章,積極實施第三版巴塞爾協議的資本、杠桿率、流動性等國際監管標準。二是完善了銀行業公司治理、全面風險管理、并表監管、內部控制和審計等一系列監管指引,督促引導銀行業提升風險管理能力。三是持續改進監管流程、豐富監管工具、更新監管方法,不斷提升監管專業化水平。四是積極應對外部形勢變化帶來的新問題。隨著交叉性金融業務不斷發展,銀監會針對同業、理財和表外業務加強監管,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著力解決監管套利和不規范經營等問題。此外,報告還對銀監會扎實推動普惠金融發展、進一步加強市場溝通等方面的工作給予了積極評價。
同時,報告認為,中國金融體系日益活躍和復雜,仍面臨一定的潛在風險,中國當局高度重視并已著手采取有力措施防控風險。評估報告對進一步改進銀行業監管和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也提出了一些建議,如充實監管資源、加強監管協調等。
下一步,銀監會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要求,研究和借鑒“金融部門評估規劃”合理建議,繼續加強與國際組織的交流合作,圍繞提升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加強防控金融風險、不斷深化金融改革三大重點領域,持續提高中國銀行業監管有效性,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確保銀行業安全高效穩健運行。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