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欧美日韩亚洲v在线观看/日韩免费视频/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昨爱

全時財經

首頁 > 金融 > 正文

金融科技股權投資風口轉變 P2P平臺全球“失寵”

近來,盡管金融科技產業倍受PE/VC機構青睞,但P2P卻成為最大的失意者。

英國金融科技公司協會Innovate Finance發布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全球股權投資機構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資額達到260億美元,較2016年增加約70億美元,但P2P平臺的投資比重卻在持續下滑。

這在不少新金融產業投資基金身上得到體現。

一家全球性新金融產業投資基金高級合伙人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直言,就基金投資組合而言,P2P平臺的投資占比降至30%以下,剩余逾70%資金投向互聯網財富管理,保險科技、支付、監管科技、人工智能+消費金融等領域的金融科技公司。

“這也是全球VC/PE機構金融科技投資風口轉變的一個縮影。”他坦言,在2014-2015年,全球約75%金融科技領域股權投資集中在P2P領域,從2016年起,P2P平臺投資比重在持續下滑。

在業內人士看來,一方面全球P2P平臺正遭遇嚴格監管,告別此前的快速發展黃金期,令股權投資機構對投資風險的擔憂日益增加;另一方面Lending Club等P2P鼻祖企業被曝內幕交易問題,凸顯這個產業合規操作面臨較大挑戰。

“這也驅使股權投資機構的投資對象,開始從釣魚者轉向提供魚竿的人。”一家國內股權投資機構負責人直言,一方面上述領域金融科技機構不大會觸碰用戶資金與投資管理,更多通過技術輸出提高金融服務效率,相應的金融監管與業務整改壓力較低,另一方面這些金融科技機構還能向傳統金融機構提供技術服務,從而獲得更大發展空間。

P2P股權投資遇冷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盡管近期中國P2P機構海外上市潮涌,卻沒能激發國內PE/VC機構的Pre-IPO投資熱情。

“當前中國P2P平臺海外上市的窗口期正接近尾聲。”一家VC機構合伙人向記者分析說。一方面國內互聯網金融監管趨嚴,不少P2P平臺面臨業務規模發展受限與合規操作成本大漲的雙重困境,難以延續過去數年井噴式增長態勢;另一方面相關部門對現金貸、校園貸進行整治,也掐斷不少P2P平臺的利潤來源。

如今,海外資本市場已注意到這些問題,要么婉拒認購中國P2P平臺IPO額度,要么大幅壓低中國P2P平臺估值。

一家美國PE機構負責人直言,歐美國家P2P平臺同樣遇到VC/PE投資熱情下滑的窘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歐美P2P平臺對金融監管反映“不夠積極”,加大資本市場對金融監管從嚴與業務發展空間受限的擔憂,另一方面全球P2P行業標桿性公司Lending Club被曝內慕交易,某種程度壓低了歐美股權投資機構對P2P行業的投資興趣。

“畢竟,歐美資本市場特別重視企業的公司治理架構是否健全,內部風控措施是否完善,信息披露是否透明完整,一旦行業龍頭企業出現違規操作,資本市場就會對整個行業用腳投票。”他指出。

在上述國內VC機構合伙人看來,這僅僅是“表象”,深層次原因是歐美P2P市場與中國截然不同--相比中國擁有數量龐大的缺乏信用卡,得不到銀行信貸金融服務的客戶群體,歐美國家個人信貸等零售業務高度發達,P2P平臺主要通過互聯網金融技術提高金融服務效率(比如信用卡代償)獲取發展空間,隨著越來越多P2P平臺出現加劇市場競爭,歐美P2P市場悄然進入飽和期。

以現金貸業務為例,隨著歐美P2P機構競爭激烈,不少P2P平臺開始向工作不穩定的新移民群體提供“發薪日貸款”(即現金貸)。由于他們收入不穩定,這些平臺壞賬率也居高不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為了獲得VC/PE機構青睞,各國P2P平臺都不遺余力地開拓新藍海市場。

“近日去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布局P2P業務的中國互金平臺相當多,有一次在印尼遇到3-4個不同平臺同行在考察當地現金貸市場。”一家國內P2P平臺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背后,不排除部分平臺打算借著業務國際化獲取新一輪高估值股權投資。

不過,國內VC/PE機構對此相對謹慎。

“隨著各國從嚴監管P2P,即便這些平臺找到新藍海市場,若難以構建兼顧合規操作與利潤可持續增長的業務模式,光靠說故事很難打動股權投資機構。”上述VC機構合伙人直言。

金融科技風口轉變背后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兩年全球股權投資機構在加大互聯網財富管理,保險科技、支付、監管科技、人工智能+消費金融等領域股權投資力度同時,對機構的投資門檻也在水漲船高。

“多數股權投資機構更喜歡技術研發類金融科技公司,盡可能避免觸碰客戶資金與投資管理。”上述美國PE機構負責人表示。這背后,是股權投資機構趨利避害心理驅使。一旦金融科技公司觸碰用戶資金,將面臨金融監管部門對資金流向安全合規、信息披露透明全面、跨境流動滿足反洗錢等一系列監管要求,反而導致業務發展面臨較大不確定性;反之純技術研發類金融科技公司更多采取技術輸出賺錢,相應監管壓力更小,業務發展空間隨之更大。

上述全球性新金融產業投資基金高級合伙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當前不少金融科技技術在歐美國家擁有相當高的發展空間,比如近期美國剛開始嘗試使用二維碼進行支付,相關的支付技術研發機構受到股權投資機構與資本市場普遍青睞。

與此同時,不少美國股權投資機構還在關注數字貨幣的發展。

“他們看好的,不是ICO領域,而是在供應鏈金融等特定場景下,如何利用數字貨幣與區塊鏈技術提高上下游供應商的資金結算支付效率。”上述美國PE機構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在傳統供應鏈金融操作流程下,核心企業需向一級供應商提供發票,后者再向二級、三次中小供應商出具發票,才能幫助他們獲得銀行供應鏈金融貸款,這往往造成貸款審批流程漫長。在區塊鏈技術+數字貨幣的模式下,上下游供應商只需在區塊鏈確認交易金額,就能通過數字貨幣完成貨款支付,再由企業將數字貨幣兌換銀行貸款,從而大幅提高供應鏈金融服務效率。更重要的是,這類數字貨幣研發機構不觸碰用戶資金,能換來相對寬松的監管環境與發展空間。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