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銀行股強勢上漲,全線飄紅。究其原因,銀行業績復蘇必然是被市場提及的主因,而近期貸款定價走高或將進一步支撐這種邏輯。上證報記者近日獲悉,某上市城商行對公投放貸款指導價較基準利率上浮至少20%,幅度高于去年。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告訴記者,銀行壓降非標規模、壓縮通道業務后,表外信貸需求回歸表內,是導致貸款定價走高的原因之一。若負債端成本不變,調高貸款定價有利于改善銀行息差,進而增厚銀行業績。
部分銀行貸款定價至少上浮20%
在利率市場化環境下,銀行可以根據各自資金成本、信用風險等因素靈活進行貸款定價。
今年以來的一個明顯趨勢是,無論是大行還是中小銀行,貸款定價相較于去年有所提高。一家上市城商行信貸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該行今年對公投放貸款指導價較基準利率上浮20%以上。
大行的貸款定價也較去年有所上調。上證報記者獲悉,一家大行的某省分行今年新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利率平均上浮幅度為13.65%,較年初提升了7.08個百分點。該行某分行還定下了逐月提高貸款定價的目標,同時要求凡是利率上浮幅度低于30%的貸款投放,實行行領導逐筆審批制。
上述城商行人士透露,今年明顯感到額度比去年緊張,銀行不得不把有限資源用到收益更高的項目上,貸款整體定價水平自然就比去年高。“去年也要求上浮,但是力度沒有今年這么大。”他補充說。
在受訪人士看來,當前銀行存貸兩端都受到擠壓,勢必上調貸款定價。某大行華東地區相關負責人認為,銀行間市場資金批發價格的上升,實際上已算變相“加息”,負債端成本上升必然要傳導至信貸價格上。
其實,這種跡象從2017年就開始顯現。記者獲悉,有大行去年第四季度就因市場利率中樞大幅上移,不斷調高FTP(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同時,存量貸款到期重定價也是銀行內部重點調控內容,比如該行就要求對原先定價水平較低的客戶提高利率上浮幅度。
此外,在金融回歸本源的政策導向下,監管部門力促金融去杠桿,圍追堵截非標和通道業務,將使得銀行大量表外融資需求回歸表內信貸。在上述大行人士看來,若2018年人民幣貸款新增規模不超過去年,將會推高貸款定價。
銀行凈息差有望走闊
實際上,每家銀行客戶情況不一樣,策略也不一樣。一般來說,大行存款比較穩定,在定價方面有資金優勢,上浮幅度不會太大。上述監管因素對中小銀行影響更為明顯,要保證資產定價水平的平衡,上浮幅度通常會較高。
那么整體貸款定價提升,將會給銀行帶來何種影響,是否會進一步改善銀行凈息差表現?
溫彬告訴記者,理論上,在負債端成本相對不變的情況下,資產端價格提高有利于息差擴大或者改善。不過,負債端成本是否會有進一步的上升壓力,最終還要看銀行實際情況。“從一般意義上講,在利率上行背景下,調高貸款定價是有助于銀行利差改善的。”
這也不難理解,不少銀行為何會把提高貸款定價,甚至推動定價逐月攀升作為目標。當前銀行業正處于復蘇通道上,從上市銀行數據來看,2017年前三個季度,銀行凈息差已有明顯改善。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