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國資控股為標簽的網貸平臺迅速發展,但在光鮮亮麗的“國資系”外衣之下,也暗藏著金融風險。5月21日,深圳P2P平臺好好理財發布了為期5天的內部停業整頓通知,因其國資控股背景引起市場側目,事實上,自監管趨嚴后,有國資背景出問題的平臺不在少數。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國資系平臺的股東背景實力參差不齊,也不乏有些假國資摻雜其中,投資人應理性分析國資股東當中的“水分”。
好好理財內部停業整頓
5月21日,深圳P2P平臺好好理財在其官網發布了為期5天的內部停業整頓通知。通知中提到,公司將成立整頓小組,小組成員吸收5名投資者代表參加。在停業整頓期間,核算所有已發標的的資金回籠情況及資金到位周期,指定資金回收及催收計劃,保證全體投資用戶資金的安全兌付。
當日,好好理財還發布《借款企業申請寬展期公告》,共有33家借款企業本該于今年5月19日-22日兌付,申請延期20天寬展,到2018年6月20日還款。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8年5月起,P2P平臺好好理財在短短半個月時間內累計發布了18個延期還款公告,共涉及近百個標的。進一步研究發現,其中有6則延期還款公告沒有明確具體原因。
北京商報記者就平臺5月以來陸續出現延期兌付情況的原因采訪了好好理財,平臺客服并未進行正面回應,只聲稱一切以公告為準。該客服還表示具體的兌付方案預計將于本周五公布。
對此,麻袋研究院研究總監路南分析認為,如果排除自融、非法集資等可能性,該平臺5月以來陸續出現延期兌付情況是因為平臺資產端主要為大額企業借款的原因,相對小額分散的個人借款,這類企業借款地域集中,兌付期集中,流動性風險較強。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好好理財主推的投資理財產品“定期寶”,主要資金投向為新能源、節能環保及高科技產業等項目。有業內人士質疑,此類高科技項目有一定風險系數。
資料顯示,2014年7月29日好好理財成立,是“深圳市前海好彩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注冊實繳資本5000萬元,平臺于2015年5月15日上線運營,由太原民生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擔保,2017年4月接入渤海銀行資金存管。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30日,平臺累計投資19億元,借款余額4.7億元,累計逾期金額1018萬元,累計逾期筆數84筆。
風險頻發引質疑
好好理財官網顯示,該平臺是國資互聯網金融平臺,其國資背景是“山西能源總公司大同能源公司”。據企查查相關數據顯示,好好理財法人為冀文輝,由同輝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輝新能源”)全資控股。同輝新能源控股股東為國有企業山西能源總公司旗下分公司大同能源,持股比例為60%。其他股東還包括金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山西云際星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自然人鄭占平。
山西能源總公司成立于1989年,主營業務包括煤炭批發、建設工程、焦炭等化工產品銷售以及房地產開發。
正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國資系”P2P平臺被貼上了安全可靠的標簽,也因此受到了投資者的追捧。但現在看來,并不是所有的國資系平臺都安全可靠。此前有消息稱,貴州銀行退出存管的直接原因就是合作平臺“妥妥當”和“大圣理財”爆雷,而這兩家提現困難的平臺,都有國資控股的漂亮背景。
在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趙卿看來,目前一些平臺在宣傳時會強調國資背景或是銀行合作,但從目前出事的一些平臺看,其參股股東里會有一些國資背景的企業,但僅是股東,并不參與平臺的實際運營。
路南指出,真正的國資系平臺背景都較為雄厚,運營正規,不容易出現提現困難等問題。而“偽國資系”平臺和國資僅有一絲聯系或根本是買的“國資殼”,卻有意刻畫國資背景雄厚的形象,以誤導投資人。
“有一些P2P與國資系根本沒有股權關系,故意混淆是非。說好聽點是‘過度宣傳’,實際上是一種欺騙的行為。有甚者更將‘國資殼’列為交易對象,一方面意味著‘國資系’已成為行業的關鍵力量,并形成品牌效應,是最好的品牌背書;另一方面,也意味著行業仍然良莠不齊、魚目混珠,市場亟待凈化。”路南說道。
理性對待“國資成分”
目前,一般只要有國資股東成分,平臺都會宣傳其為“國資系”。但投資人在選擇平臺時,仍要注意國資參股網貸平臺的具體形式,包括股份占比、股東結構以及股東背景情況等,理性分析“國資”成分。
網貸之家相關分析師劉美茹表示,投資人首先應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P2P網貸平臺的股東登記情況,并著重留意是否有異常經營、股權凍結、股權出質的情況;對有疑問的股權關系向平臺客服咨詢,必要時驗證資本合作協議等證明文件;通過工商實時關注平臺是否出現股東變更。
路南還提醒道,國資是有級別之分的。按照政府的國有資產管理權限劃分,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和地方企業(由地方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央企由國資委直接管理,只有100多家,地方國企隸屬于地方政府或其他中央部委管轄。央企參股控股的平臺屈指可數,大部分國資系平臺股東級別都很低。“國資系”對平臺最大的意義是國有股東乃至地方政府的支持。如果國資股東缺乏實力,只占少許股權,實際出資很少,沒有任何資源支持,也不干預平臺管理,這樣的“國資系”就有水分。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