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凌晨3點美聯儲宣布將基準利率區間調升25個基點,從1.0%-1.25%上調至1.25%-1.5%。這是美國央行當前加息周期的第5次加息,也是今年內的第3次加息,上一次加息是在今年6月中旬。另據美聯儲官員預期,美國2018年還將加息3次。
正當人們想要開始討論,美聯儲加息,中國央行到底跟不跟的話題時,中國央行緊跟美聯儲加息,分別上調公開市場7天、28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至2.5%、2.8%,此前分別為2.45%、2.75%,為今年3月來首次。為此,市場普遍預期央行在引導貨幣市場利率上行,后續跟隨美聯儲加息可能性并不大”。
本來美聯儲的利率變化必然會影響到全球市場,其他國家的貨幣政策也會據此做出考慮,而自本輪美聯儲加息以來,已經有英國、加拿大、韓國等發達國家跟著加息了。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按道理,也應該主動跟著美聯儲宣布加息了。
但問題是,中美兩國的經濟增長和復蘇并不同步,所以中國的貨幣政策應該視本國的實際需求來制定,而不是簡單討論跟與不跟。早在2009年,美聯儲當時宣布新一輪QE(量化寬松)政策,當時中國也緊隨其后,實行了4萬億經濟剌激計劃,以及10萬億天量信貸。
結果是美國經濟開始修復性回升,房地產泡沫破裂對經濟影響已經降到最低。美國三大股指長期走牛。而中國經濟的舊問題沒解決,一些諸如地方政府債務、房地產泡沫、企業高負債率等諸多新的潛在危機迄今還沒有得到根本解除。
到了2015年初,美國經濟開始全面復蘇,美國政府宣布退出QE,并宣布加息。而我們的央行卻要反其道行之,從2014年底開始,卻進入新一輪降息周期,2015年,我們降準降息3次,2016年還降了1次準備金。如果當時央行主動收籠貨幣,可能會導致中國經濟出現短期調整,但像深圳、南京等這些一二線城市房價投機炒房的勢頭卻可以得到避免。
按照慣例,如果中國央行要加息,也要等到本國的通脹指數超過3%時才開始行動,而11月份我國的CPI連2%還不到,現在貿然加息還為時尚早。而美聯儲今年的通脹率才有1.6%,,卻要頻繁加息,這主要是美聯儲在經歷5輪加息后,發現加息對美國的金融體系影響有限,為了進一步讓加息產生效果,美聯儲才會持續宣布加息。
事實上,中國央行也并非對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無動于衷”。一方面,今年上半年監管部門對金融業進行“降杠桿,防風險”。希望通過對金融體系全面降杠桿的方式,既要穩住人民幣匯率,又可以降低房地產杠桿率,這樣便可有效應對美聯儲加息給中國金融業帶來的沖擊。
另一方面,通過一系列的貨幣工具來調節市場流動性和利率水平。比如今年10月初央行就宣布“定向降息”,鼓勵銀行業將更多的資金投向中小微企業,這樣可以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同時,各大銀行又紛紛上調首套及二套房貸利率,更有效的遏制了投機性炒房需求的上升。
現在問題又來了,美聯儲的頻繁加息對中國房地產的影響有多大?首先,我們通過這幾次美聯儲加息的效果可以窺出,如果僅是幾次間隔時間較長的加息,不僅對美國的金融體系影響甚微,對中國的影響更可以忽略不計。預計,明年美聯儲將會加息和縮表一起來,所以中國房地產真正的挑戰或許還要到2018年。
再者,中國已經建起了防止資本外流的“銅墻鐵壁”,即使房地產泡沫會破裂,但時間進程會被拉長。一方面,中國各熱點城市開始要出“限售”牌,就是購房者要買房后二至五年后才能出售房產,此舉無疑是降低了房地產的流動性。把投機炒房資金一下子鎖在了“限售”政策中。
另一方面,我國對外匯進行了嚴格的管制,即使有資金要流出中國,也會受到較大的阻礙。盡管我國正在努力的對外資開放,引導國內企業走出國門投資,但目前中國的資本項目還沒有完全開放,各路資本要想快速離開并非易事。不像香港由于是開放自由經濟,房地產受到美聯儲影響更大,面臨沖擊的可能性更高。
最后,在美聯儲加息的之際,又在國內利率市場化的大背景下,我國央行會盡量避免使用加息這樣重量級貨幣工具,而是希望在央行窗口指引下,根據貨幣融資成本來自行劃出利率走廊區間。事實上,各銀行近期已經將首套房貸利率上調至貸款基準利率的20%以上。從中長期看,這會對國內房地產構成深遠影響。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