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成本平衡收益 銀行信用卡權益悄然縮水
⊙魏倩 張瓊斯 ○編輯 陳羽
銀行一邊酣戰(zhàn)信用卡市場,爭分奪秒跑馬圈地;一邊卻“偷偷”減值了持卡人的權益。
近期,招商、廣發(fā)、浦發(fā)等多家銀行調整了積分兌換航空里程等權益,信用卡積分價值出現(xiàn)不同程度“縮水”。作為銀行轉型零售的利潤貢獻大戶,銀行信用卡為何此時在用來吸引和黏住用戶的權益上“踩剎車”?
受訪人士稱,主要是這幾年刷卡費率不斷降低所致,如今“縮水”相關權益,是為控制運營成本,平衡收益。
多家銀行信用卡權益縮水
廣發(fā)銀行近期公告,對信用卡積分換里程服務進行調整,將于2018年7月1日起實施。調整后,世界卡、無限卡、商旅白金卡積分兌換里程的上限為5萬里程;臻享白金卡、臻尚白金卡、尊越白金卡等兌換上限為3萬里程。
招行近期也將運通百夫長白金卡在本自然年內的兌換額度,調低為5萬里程及酒店集團積分。其他高端卡也相應調整。同時,該行聲明,每客戶兌換總數不超過名下最高等級流通卡種兌換上限,這意味著招行的兌換額度是按戶限制。
不止是廣發(fā)、招行,去年以來,浦發(fā)、平安、興業(yè)等多家銀行都調整了相關權益,集中體現(xiàn)在下調航空里程或酒店積分的兌換上限。
對于削減積分權益的理由,廣發(fā)和招行給出的理由皆是為了讓更多持卡用戶享受到里程或酒店的積分兌換服務。
除了調整兌換上限,一些卡種的保險權益也被取消,部分信用卡可被計入積分的消費類別也在收窄。
融360分析師孟麗偉表示,最近一段時間,多家銀行調整了信用卡、特別是高端信用卡積分兌換航空里程的規(guī)則。雖然調整方式不同,但結果一致,都是信用卡積分“縮水”。銀行這些調整甚至導致出現(xiàn)了一波高端卡“銷卡潮”。
控制運營成本 平衡收益
信用卡積分權益,是銀行拓展信用卡新增開卡數、增強持卡人活躍度、提升黏性的主要手段。如今,銀行在信用卡市場“跑馬圈地”尚未結束,為何在部分權益上卻開始“斤斤計較”?
截至2017年末,多家上市銀行信用卡新增發(fā)卡量增速都在13%至25%之間,保持高增長態(tài)勢。其中,工行、建行和招行發(fā)卡量已是“億級”。即便如此,信用卡市場發(fā)展依然后勁十足,央行數據顯示,2017年末,全國人均持有信用卡0.39張,同比增長25.82%。
孟麗偉表示,銀行不惜冒著銷卡風險,也要調整信用卡積分兌換規(guī)則,主要目的在于控制運營成本。
這兩年,銀行在信用卡市場的拼殺有目共睹,尤其是高端卡市場,百夫長卡、場景聯(lián)名卡等高端卡層出不窮。然而,獲客成本頗高,開卡送禮品早就是行業(yè)慣用手段,贈送機場貴賓室服務、星級酒店升級等各種高權益服務也是層出不窮。業(yè)內人士稱,信用卡平均獲客成本在200元至300元,加上運營等各種成本,單卡維系成本是筆不小的費用,也不難理解,高端卡為何都要收取幾百至數千元不等的年費。
孟麗偉說,銀行對中高端客群的爭奪異常激烈,都通過新推高權益的高端卡或提升老卡的權益,來籠絡中高端客群。而高權益意味著高成本,銀行需要用戶刷卡消費、辦理各項業(yè)務來貢獻收入,以抵消這部分運營成本。當客戶貢獻的收入無法抵消成本時,銀行就會考慮下調信用卡權益。
信用卡一大收入來源是刷卡手續(xù)費。“費率是核心問題。費率較高,刷卡頻繁,給銀行帶來的利潤越多,積分獎勵自然就多。”信用卡市場資深研究人士董崢說,但是費改后,費率不斷下降,已經讓積分價值下降。
所謂費改,是為打擊支付市場套碼、信用卡套現(xiàn)等亂象,央行于2016年調整了銀行卡刷卡手續(xù)費,其中信用卡服務費率為不超過交易額的0.45%,加上0.065%的網絡服務費率,合計費率約為0.6%。
董崢曾為信用卡積分兌換價值算過一筆賬,當時積分價值的兌換比例約為千分之五,雖然比較高,但當時費率也高,在1%以上。如今費率降至0.6%,手續(xù)費利潤下降,兌換價值縮水也是正常現(xiàn)象。
交通銀行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許文兵說,刷卡手續(xù)費的費率已較為市場化,信用卡的發(fā)展重心已從拓展市場向平衡收益轉移,以往給持卡人的權益,可以理解為拓展市場的手段,也可以看做對用戶刷卡行為的“返利”。隨著市場環(huán)境和目標的變化,銀行逐漸開始追求商業(yè)上的可持續(xù)。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