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2017年我國期貨市場有許多新氣象,尤其是期貨市場的大家庭增添了多個新品種,如豆粕期權、白糖期權、棉紗期貨、蘋果期貨,還有銅期貨期權也獲得了證監會立項批復。然而,市場最最關注,也是最期盼的原油期貨卻是一直“姍姍未到”。
12月2日,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第十三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上表示,中國原油期貨已經進入上市前的沖刺階段。近日,有消息稱原油期貨即將“破繭而出”,它被視為我國資本市場擴大對外開放的探索和試點,也是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上海“一帶一路”能源市場建設的重要舉措,市場各方寄予很高的期望。
原油期貨即將“破殼”而出
昨晚,有消息稱期貨市場又一個“巨無霸”品種——原油期貨或將于2018年年初掛牌。消息一出,再次引起市場對原油期貨的高度關注。事實上,今年以來,證監會高層的數次亮相中,同期貨市場相關的內容里總會提到與原油期貨相關的內容。
如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12月2日在“2017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上表示,目前原油期貨上市準備工作已進入最后階段沖刺階段。證監會副主席李超也在公開講話中提到了加快建設國際化的原油期貨市場。
另外,為確保原油期貨的平穩推出,上期所、上期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下稱上期能源)與中國期貨市場監控中心、期貨公司會員、石油企業、行情轉發商共同開展了五次(6月17—18日、6月24—25日、7月1—2日、7月8—9日、12月9-10日)原油期貨全市場生產系統演練。演練主要模擬原油期貨上市前一日及當日的交易、結算等業務場景,過程覆蓋了上期所和上期能源的交易、結算、出入金、套保(套利)申請、數據報送、行情轉發等主要業務流程。其中,第五次演練就在12月9-10日,演練全程運行順利,達到預期效果。
原油期貨正常上市的技術條件已經基本具備,系統基本滿足原油期貨上市要求。目前,上期所和上期能源正繼續收集梳理演練各方的情況反饋,全力為原油期貨上市做好相應準備。
市場熱盼,機構高度重視
原油期貨作為商品期貨龍頭、國內首個國際品種,擔負著期貨市場國際化、謀求大宗商品定價權的重要歷史使命,這是全球主要原油買家中國向推出以人民幣計價國際合約所邁出的關鍵一步。
原油作為全球應用最廣泛的工業基礎原料,其風險管理工具原油期貨即將上市,備受市場各方關注。作為國內第一個國際化的品種,原油期貨的上市不僅豐富了上下游產業鏈套期保值的需求,也為市場提供了更多的投資機會。
盡管原油期貨何時掛牌尚無準確信號,但市場機構已經在積極籌備當中。根據此前的消息,有92家期貨公司為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的會員單位。
據了解,自去年年底許多機構和期貨公司已經開始為迎接原油期貨的到來積極籌備,包括引進國際人才,加大投研力度,組建具有國際視野的原油研究團隊及策略交易團隊等。比如,南華期貨正在積極搭建全球性的平臺為產業客戶量身定制個性化的服務方案,打造世界四大交易所原油交易通道。
目前來看,投資者教育和原油期貨知識普及是各家機構的重點籌備的重點項目。
原油期貨上市將提升我國期市影響力
作為最大的商品期貨品種,原油期貨上市可以打通國內外通道,使海外機構進入到國內市場。而眾多機構的參與,才能提升我國期貨市場的影響力。
原油期貨的推出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首先,它是商品期貨市場上最大的品種。其次,通過原油期貨品種的國際化,可以打通國內外通道,使海外機構進入到國內市場。而眾多機構的參與,才能提升我國期貨市場的影響力。原油期貨的上市,將有利于完善整個亞太地區原油價格的定價體系,也能更好地反映亞太地區的原油供求狀況,使得這個市場與我們貼得更緊密。我非常看好原油期貨市場的發展前景。第三,原油期貨推出也有利于人民幣的國際化。期貨公司將迎來許多發展機遇,如比較方便通過原油期貨的國際化來進行探索,把國內商品期貨市場做得更好,在此基礎上和國外的原油市場形成聯動,“引進來”+“走出去”,利于期貨公司為原油期貨市場的投資者提供更好的通道和服務。第四,原油期貨帶來的國際化機遇有助于促進期貨公司自身能力的提升。例如對國內國際產品交易規則的把握、專業能力的提升、IT技術、結算等。
從理論上說,原油期貨一旦推出交易,期貨公司的商品交易量將大增,同時國際資金也將參與進來,由此帶來的傭金收益無疑將給期貨公司增加財務收入。
為國內煉油企業提供避險工具
原油期貨的成功推出無疑是我國地煉產業鏈企業的福音。期貨具有兩個重要功能:價格發現功能和規避風險的功能。因此,上市原油期貨的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給“三桶油”以及地方煉廠提供一個規避價格風險的工具。近幾年,全球原油的價格大幅下挫,煉廠的原材料價格成本持續下行,企業的避險需求相對較低。但是,隨著全球原油供需實現再平衡,原油的價格自去年以來已經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因此目前煉廠急需規避市場風險的工具。
往年,“三桶油”主要在國外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但是這其中有諸多不便。首先,需要在國外設置分支機構,加大了管理的難度。其次,WTI原油或者Brent原油和國內煉廠實際使用的原油品質(WTI和Brent原油是低硫輕質原油;國內煉廠使用原油以中質含硫原油為主)存在差異,因此價格趨同性上存在一定的偏差,這降低了避險工具使用的效果。最后,國外的原油期貨大多數以美元進行標價,因此在交易的時候需要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這使企業在實際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外匯風險,加大了企業套期保值的難度。
對于中小型的煉廠而言,由于自身實力的限制,很多地煉企業都沒有參與套期保值,一方面只能承受價格波動帶來的市場風險;另一方面也只能將這一風險轉嫁給下游以及終端。而隨著國內原油“兩權”的放開,地煉企業不再需要向以往一樣被動接受價格,也需要對價格進行管理。
隨著原油期貨的上市,國內的煉油企業擁有了自己的避險工具,企業在套期保值的時候排除了以往的限制,能夠更好的利用避險工具管理市場風險。
雖然原油期貨上市對國內經濟具有很多積極的意義,但是原油期貨仍然存在諸多的問題,如市場參與度不足造成的流動性問題、國外投資者的認同程度、風險控制度問題、市場參與者結構不合理等等。
正是由于存在這些問題,監管層才對原油期貨的上市持“慎之又慎”的嚴謹態度,原油期貨的上市才會相較其他品種更為漫長。
1。市場參與度不足造成的流動性不足問題
一個新品種的上市往往會出現持倉量、成交量偏低造成的流動性不足問題。目前國內的個人投資者投資原油需要50萬人民幣或者等值外幣的保證金,而機構投資者需要100萬人民幣或者等值外幣的保證金,較高的門檻限制了投資者參與原油期貨的積極性。此外,以1桶原油價格50美金計算,1桶原油折人民幣的價格在350元/桶左右,那么一手合約的貨值就是350000萬,則一手合約的保證金為3.5萬人民幣左右,如此高昂的保證金對于交易的活躍度產生了進一步的抑制。
如果一個品種上市后活躍度不夠,那么這一品種很難發揮其自身的功能,而這是原油期貨上市之初急需解決的問題。
2。國外投資者認同問題
原油期貨上市的重要目的是為了取得亞太地區原油的定價權,那么為了獲得這一權利,國內的原油期貨就不僅需要國內投資者交易,也需要國外的投資者進行交易。目前亞太地區多家期貨交易所上市了原油期貨,國外的投資者對于國內原油期貨的認同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未來獲取亞太地區定價權的成功與否。
因此,原油上市之后,如何擴大國內原油期貨在國外特別是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就成為了原油期貨的重要任務。
3。風險控制問題
原油期貨不同于其他商品期貨,由于國際化的需要在制度上和國內其他商品期貨具有很大的差異,甚至很多制度是期貨市場上創新的。首先,原油期貨用人民幣來結算,但是允許外幣充當保證金,這就存在外匯巨幅波動帶來的外匯風險,在如何控制外匯風險方面國內期貨監管機構沒有經驗,這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4。市場結構不合理的問題
國內對于煉油市場仍然沒有完全放開,市場集中度非常高,價格存在壟斷風險。目前國內具有原油開采權的企業只有“三桶油”,具有進口原油使用權的企業也只有少數一些地煉企業,這導致在期貨市場上能夠注冊倉單的企業寥寥無幾。而對于多頭而言,雖然只要能夠開具增值稅發票的企業就能夠參與交割,但是能夠使用原油的企業數量也為數不多,這就造成了原油期貨上市之初市場的多空力量不對等。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也是市場急需解決的問題。(期貨日報)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