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中融國際大廈。中植系萬億金融“帝國”從這里起步。 新京報記者 彭彬 攝
解碼中植系:萬億神秘帝國“走向臺前”?
創立后以中融信托為核心平臺低調布局20年,近兩年來在資本市場高調運作;創始人神秘依舊
1月19日晚間,美爾雅(600107)的一則公告,揭開了中植系資產運作的神秘一角,在勤上股份收購凹凸教育和思齊教育的過程中,中植投資知悉上述內幕消息后,由中植集團決策實施內幕交易行為。
記者注意到,近兩年來,“中植系”成員公司及相關人員已經三次遭遇監管處置,而作為對其擁有實際控制權的自然人,解直錕本人從未遭到點名。
作為中國資本系的重要一員,長期以來,中植系通過自身持股,或是股東、親友、部下等種種關聯方隱秘操控等方式,先后入股過數十家A股上市公司。截至2016年時,有分析認為中植系已經是萬億金融帝國。
近年來,中植系逐漸在臺前“活躍”,先后成為數家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其中有的甚至入主后不久又謀求退出,引發市場熱議。盡管如此,外界依然難以窺測到中植系的內部運作方式,就連記者接觸到的中植系的“老家人”,對中植系最大印象也是“低調、神秘”。
“著名歌星毛阿敏丈夫”、“中央匯金公司總經理胞弟”……長期以來,中植系創始人解直錕被貼上一個個標簽。各種猜測和傳言多年不息,解直錕從未露面和回應。近日,記者向中植集團總部表達采訪意圖,工作人員稱需要請示,但截至發稿未再進行回應。
中植系萬億帝國何以形成、如何運作,解直錕又是如何從一個印刷廠工人變身為資本大鱷的?
走進監管視野?
中植系兩年三領罰單
1月26日,美爾雅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李軒因個人原因辭職,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在此一周前的1月19日,美爾雅公告顯示,董事長李軒及其他相關方涉及內幕交易勤上股份,遭到證監會警告、罰款等行政處罰。
這是公開信息中,“中植系”及其成員收到來自監管層的最新“罰單”。
截至目前,美爾雅的實際控制人為中植企業集團董事局主席解直錕,剛剛辭職的董事長李軒,則是2016年“中植系”入主美爾雅后提名的“自家人”。簡歷顯示,除了出任美爾雅董事長,李軒還兼任中植投資董事長。
根據證監會披露的調查信息,作為中植投資負責人的李軒等人,在事先打探并獲知勤上光電與相關方收購內幕后,建議并推動中植投資在敏感期從二級市場買入勤上股份股票,共計花費3.37億元。
最終,中植投資、李軒及相關中植系人物分別領罰。中植投資被要求處理非法持有的證券外,還被處以60萬罰款,李軒被給予警告和處以30萬罰款。
這并非中植系首次遭遇監管的“板子”,2016年5月20日,深交所下發了中新融澤及其一致行動人中新融鑫、中新睿銀的處罰通知。穿透股權結構,這三家公司的背后實際控制人均為中植系掌門人解直錕。
深交所稱,中新融澤及其一致行動人在買入上市公司荃銀高科(10.380,-0.02, -0.19%)股份達到5%時,沒有及時向證監會和深交所提交書面報告并披露權益變動報告書,在履行報告和披露義務前沒有停止買入荃銀高科股份,違反了相關證券法規,深交所決定,對中新融澤及其一致行動人中新融鑫、中新睿銀給予通報批評的處分,并將該處分記入上市公司誠信檔案,向社會公開。同年6月,中新融澤及其一致行動人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2016年7月,中植資本遭到江蘇證監局行政監管。江蘇證監局稱,2016年5月11日至13日對中植資本進行現場檢查,發現其涉及4項問題,包括子公司出資額、基金托管不符合規定;2014年8月21日后成立的基金,在對外募集時未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機構對私募基金進行風險評級;以及法人代表和高管未取得基金從業資格。
中植集團官網上,發布于去年11月20日的一篇文章稱,央行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后,中植集團第一時間認真學習《征求意見稿》,并表示要“擁抱監管”“用新的邏輯來擁抱市場變化”。
截至最近這起因內幕交易美爾雅而被處罰,中植系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已經三領“罰單”。此前,在中植系漫長的發展史中,鮮見其遭受監管處罰的記錄。
“反常”的進擊
“千年二股東”走出幕后
頻遭處罰的背后,是中植系近兩年來在資本市場上一反常態的高調動作,和遠超過去的曝光率。
從公開可查的信息來看,在正式走進監管和大眾視線之前,中植系已經作為一個龐然大物“潛行”多年,很長一段時期里,中植系及其主人解直錕只是傳說般的存在,市場對其的最大印象是“神秘”“低調”以及“千年二股東”。
2015年前,中植系已先后通過定增進入多家上市公司,“不偏不倚”坐穩二股東之位而不謀求控制權,慣于隱身幕后。
情況在近兩年來發生變化。
2015年底,中植系旗下的中植融云以1.63億元接手宇順電子控股股東魏連速的652.65萬股,魏連速同時將剩余股份不可撤銷地全權委托給中植融云,使其表決權比例達到13.97%。至此,中植融云成為擁有單一表決權的最大股東。
根據美爾雅2016年5月28日公告,建行湖北省分行將其持有的上市公司大股東美爾雅集團79.94%股權出讓,受讓方為中紡絲路。美爾雅在公告中還披露,中紡絲路的最終實控人為中植企業集團董事局主席解直錕。美爾雅成為“中植系”首家具有絕對控股權的A股上市公司。
美爾雅在2016年5月28日發布的《權益變動報告書》中,曾披露中植系資本版圖。其中,中植系直接或間接持股比例在5%及以上的上市情況,總計達18家。具體包括A股公司16家,分別為大名城、佳都科技、法爾勝、*ST宇順、金洲慈航、荃銀高科、寶德股份、格林美、興業礦業、物產中拓、天龍集團、驊威文化、中南重工、超華科技、康盛股份、美爾雅;港股公司2家,分別為卓亞資本、老恒和釀造。
前述公告還披露了解直錕控制的投資平臺,具體包括中植企業集團、中植資本、中植財富等共計27家企業;3家重點持股的金融機構:中融信托、中融基金、中融匯信期貨。
新京報記者根據同花順IFIND軟件統計發現,截至1月25日,解直錕仍是美爾雅、宇順電子和三壘股份三家上市公司的實控人。
今年1月10日晚,宇順電子公告稱,擬由上市公司通過發行股份、支付現金或兩者相結合的方式購買成都潤運100%股權,作價200億元,該次交易構成借殼上市。
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該項收購是中植系資本運作的最新一例。除了借殼上市公司宇順電子屬于中植系旗下外,解直錕女兒解茹桐在2017年8月突擊入股標的公司,股權溢價后解茹桐通過本次交易獲利超25%。
中植系在市場日漸高調的同時,其掌門人解直錕神秘依舊。沒有媒體正面采訪過解直錕,也幾乎找不到其本人在任何場合下的公開表態。
隱秘20年
借旗下平臺編織巨網
從有限的資料看,自1995年起家于東北,到2015年后突然在資本市場“正面出擊”,之間漫長的20年,解直錕及其中植系在資本市場的形象“沉默如謎”。
這種神秘不光是在資本市場。甚至在解直錕的起家之地和故鄉——黑龍江伊春,人們對于他和中植系的了解都極為有限。伊春市五營區營區宣傳部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解直錕在多年前離開起家地、向外發展時,幾乎帶走了所有親屬和舊部,導致當地鮮有人了解中植的內情。
公開資料顯示,解直錕出生于1961年。1995年,中植系核心中植企業集團公司成立,解直錕任董事長。這一時期,該公司主要經營范圍為木材、木制半成品,并不包括金融。此時的解直錕只有34歲。而在1991年之前,解直錕還是五營區印刷廠的一名工人。這意味著,4年的時間,解直錕從一名國營印刷廠工人一躍成為中植集團的掌門。
新京報記者前往解直錕起家之地伊春市五營區探訪時,解直錕多年的鄰居向新京報記者證實了他曾為印刷廠工人的這一履歷。
中植集團成立后,解直錕及其中植系逐步擁有多個運作平臺,新京報報記者梳理發現,中植系重要的投資平臺包括中融信托、盟科投資、西部建元、中植資本、嘉誠資本、中新融創等,通過這些公司定增進入上市公司。
例如,通過旗下中植資本、嘉誠資本、常州京控三路入股中南重工(現名“中南文化”)堪稱資本市場經典案例。
當時,中南重工擬以8.56元/股的價格,向大唐輝煌原股東王輝、中植資本等對象合計發行不超過9651.54萬股,并以現金方式支付約1.74億元;另擬以相同的價格向常州京控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1.74億元,發行數量合計不超過2030.70萬股。
工商資料顯示,中植資本持有常州京控100%股權。與此同時,中植系也早已經在大唐輝煌潛伏:2011年4月,大唐輝煌新增823萬元注冊資本,由嘉誠資本等8名股東認繳。工商資料顯示,嘉誠資本系中植系企業;2013年7月,大唐輝煌以7.97元/股的價格增發股份,中植系旗下的中植資本出面,花費1.9億元認購2384萬股,持股比例為25%。
收購前,中南集團持有中南重工1.42億股股票,持股比例為56.10%。收購完成后,中南集團的持股比例將縮至33.59%,中植資本、常州京控及嘉誠資本合計持股比例約為19.9%,中植系由此成為第二大股東。
到2014年年底,“中植系”已織就一張低調的資本網絡:位居十多家公司的前十大股東,如中南重工、SST華新、興業礦業、上海電氣等,但未對一家實現控股。
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自2008年至今,A股市場披露過與中植系存在資本運作的企業案例超過50個,涵蓋金融、文化、環保、農業等多個產業。
多年的運作,已經讓中植系成長為一個巨大的資本帝國,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中植系已有信托、財富公司、并購基金、新金融、新能源及礦業板塊等,總計資產規模超過萬億。
“彈藥庫”中融信托
其中,2001年通過參與重組而納入囊中的中融信托,在中植系帝國后來的版圖擴張中扮演了絕對主角。
2009年,中融信托抓住了當時的4萬億投資機會,通過大規模擴張,迅速搶占市場。截至2009年底,中融信托信托資產管理規模首度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
據媒體報道,解直錕的明星妻子毛阿敏也曾為中融信托發展做出貢獻。“如今相夫教子的毛阿敏亦不時介紹明星過來買信托產品……”
以中融信托為樞紐和資金平臺,中植系參與進多家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并獲得股權。
而從持股情況來看,中融信托的第一大股東并非中植系,而是紡織央企恒天集團旗下的經緯紡機。2010年,通過將第一大股東的身份轉讓給央企,中融信托獲得了國資背景。與此同時,中融信托的實際控制者則被認為是中植系。
在國資身份“加持”下,中融信托在地產信托領域狂飆突進。到2011年末,中融信托房地產信托資金規模達到了528億元,占比30.31%,僅落后于中信信托的732億元,位列行業第二位。
中融信托為中植系的各項資本運作“提供彈藥”,也集中展現了中植系的經典“玩法”。
例如,在中植系收購西北礦業的過程中,中融信托起到了關鍵作用。2008年6月,中融信托設立了西北礦業股權部分收益權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信托規模1億元,用于支持中植企業集團旗下興嘉盈公司收購西北礦業。
2010年至2012年,經過一系列股權轉讓,興嘉盈成為持有西北礦業65.6%的控股股東。與此同時,中融信托又為興嘉盈發起多個信托計劃,興嘉盈以所持有的西北礦業股權作為擔保進行融資。2012年7月,興嘉盈將西北礦業45%股權轉讓給金飛達變現。
至此,中植系的經典操作手法“成型”:通過中融信托籌措資金、參與上市公司資本運作獲得股權或現金,進而與上市公司及其關聯方合作,然后通過股權質押,從中融信托繼續獲得資金,進行資產并購。
記者注意到,除中植系介入中南重工的幾大平臺之外,中融信托對中南重工關注已久,2011年6月,中南重工公告稱將出資1.35億元收購江陰化機。而在此前,中融信托多只私募產品已經提前潛伏。根據公司2011年一季報,中融信托五款私募產品分別持有中南重工88.01萬股、62.76萬股、58.11萬股、49.22萬股和49.1萬股,共計持有中南重工30.72萬股,占公司流通股的9.9%。
值得一提的是,中植系所持有的中南重工股份,大部分由中融信托接盤。
2016年3月29日晚間,中南重工公告,中融鼎新以19.1億元受讓中植資本持有的公司12.78%股份,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公開資料顯示,中融鼎新是中融信托旗下PE子公司。
在將資本棋局延伸至全國的過程中,中植系核心一度從東北老家“淡出”。本月,記者在哈爾濱走訪發現,在中融信托成立后的辦公地哈爾濱“中植大廈”,目前還剩下中融信托同業合作部及解直錕旗下的其子公司新湖財富。據中融信托同業合作部工作人員介紹,多年前中融信托主要業務已搬往北京,只有少量員工留守。公開信息顯示,2008年,國內信托行業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期,這一年,中融信托將自己的總部遷往北京。
“中融信托搬走后,中植大廈對外出租,主要出租給小貸、互聯網金融企業,更換頻次極高,許多企業倒閉、跑路后,投資者曾過來維權。”負責中植大廈夜間值守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大廈主體已經不是中植集團。
異地發展10年后,中融信托準備“衣錦還鄉”。
去年11月,上市公司經緯紡機公告稱,旗下中融信托擬增資至120億,并將耗資10億在哈爾濱建設總部大樓。在此一個月前,中融信托剛剛增資了20億。
對于斥巨資在哈爾濱建總部大樓的原因,經緯紡機稱,“有利于進一步提升中融信托在黑龍江省金融行業的地位和影響力、推動后勤保障、信息安全所需設施和設備的完善,也有益于改善哈爾濱總部辦公環境,吸引更多人才加盟,也將推動中融信托取得地方政府更多的支持。”
記者注意到,作為中融信托最大股東,經緯紡機自身與哈爾濱并無直接“交集”,而哈爾濱則是二股東中植系及其創始人解直錕的故鄉。
黑龍江當地官媒的過往報道顯示,2015年,省長陸昊會見了“中植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解直錕一行”;到了2016年,陸昊再次會見解直錕時,當地官方媒體對解直錕的稱呼變成了“中植集團創始人”。
截至目前,解直錕本人在中植系多家公司中都已無實際職務,而作為隱身幕后的中植系“靈魂”,解直錕對這個帝國的遙控仍在持續。
中植系
釋義
中植系是指由資本大鱷解直錕控制的數十家上市公司、金融平臺的總稱,名稱源于解直錕1995年創立的黑龍江中植企業集團,2001年,公司控股哈爾濱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后更名為“中融信托”)。
規模
中植系已有信托、財富公司、并購基金、新金融、新能源及礦業板塊等。總部位于北京,擁有30多家全資、控股子公司,分布于北京、上海、黑龍江、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安徽、貴州和云南等多個省市。在紐約、倫敦、東京、新加坡、香港、澳門設立分支機構。目前集團擁有員工近萬人,管理資產超過1萬億元。
現狀
從2015年開始,不謀求控股權的中植系開始從幕后走向前臺,目前在A股控股公司3家,持股超過5%的上市公司近20家。
新京報記者 彭彬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