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獨立金融學者賀江兵,著有《金融的真相》和《經濟的假象》等
美國二季度GDP增長率為4.1%,美國總統特朗普大喜過望,多次難掩興奮之情,這些筆者在去年八月出版的《經濟的假象》中有一個專門的章節介紹其減稅將會增加稅收,這個很多人難以理解,對于企業:減稅后或者投資——直接拉動經濟增長;或回購自家股票帶動股市繁榮;或者什么都不干存入商業銀行——銀行可以放貸款帶動投資與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對于企業來說,降稅后,其產品價格會降低,增加出口競爭力。三家馬車同時啟動,帶來經濟增長是必然的。另外,由于大幅度減稅,很多稅費率較高的國家會直接在美國辦廠,稅基擴大,也會拉動經濟增長,前不久富士康投資100億美元在美國建廠,中國和美國都是富士康的選項,現在,沒有投資大陸,在中國獲得的稅費是零;在美國稅收直接增加了,同時帶動就業增長,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日本軟銀的孫正義;更早之前的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已經在美投資。
美國第二部分減稅的重點是降低個人所得稅稅率。美國參眾兩院和特朗普團隊和美國民眾、媒體從來沒有在起征點問題上有過辯論與爭吵,而是在個稅的檔次和稅率問題上有過幾次辯論與交鋒,最終的協議還是達成了大幅度降低稅率這個共識,自今年以來,美國個人所得稅是切實降低的,根據美國媒體報道,大約是要平均給每個美國家庭每年省稅1182美元,相當于8000元人民幣左右。
美國的物價比中國低很多,由于企業大幅度降低了稅收,企業為員工工資加薪,加上減稅,讓美國普通工人極強的增加了消費動力,這就是是三駕馬車中的消費刺激經濟增長得以充分釋放的可能。
反觀中國的歷次個稅改革,每次都在起征點這個不是問題的問題上爭的你死我活的,我三年多之前寫過《起征點是個偽命題》,不是嗎?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撰文說:(大眾包括央行研究局長徐忠)對減稅與稅收快速增長迷惑不解,主要還是對減稅的政策含義理解有誤??蓮娜缦鹿絹矸治觯憾愂?稅基x稅率。減稅主要是針對稅率的操作,各種優惠、降法定稅率、擴大扣除抵免等。
劉院長說的就是本人多次撰文提到的拉斐爾定律,見第一段,你財政部數據:1-6月主要收入中:個人所得稅8127億元,同比增長20.3%。
個稅起征點逐步在提高,稅基是逐步減少的對吧?那么個稅超過二成的增長是不是在更少的人身上收取了更多的稅?還是你們其實并沒有提高起征點?
美國減個稅,家庭和個人得到了實實在在的看得見的好處,而中國在起征點問題上反復折騰,減稅的結果卻是增加了工薪階層的工資稅收負擔,并且,也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鐵一樣的事實。
起征點是五千也好,八千也罷,把稅率將為0.1%就好了,考慮到購房購車等掛鉤政策,其他各檔次直接降低砍一半稅率,我也曾撰文要求最高稅率為15%,因為,中國香港的個人所得稅稅率最高為15%。
為什么要這么建議:第一,中國政府將要在海南省建立自由貿易港,就會需要高端的金融和其他管理人才,從香港吸引這樣的人才最便捷。如果有一半的工資當做稅收上繳,這么可能吸引到真正的人才?
第二,根據國務院文件,要在2020年把上海建成國際金融中心,也就一年多的時間了,道理跟上述海南一樣。建立國際金融中心,沒有國際金融人才,那是不可想象的。很多金融人才都愿意在大陸工作在香港納稅,同開頭,其實,雖然看起來我們的稅率很高,但是,得到的稅收是0,而香港最高稅率是15%,卻從大陸擴大了稅基。如三年前文章中所言: 過高的個人所得稅已經、正在和繼續把各行業高素質人才趕出中國大陸,沒有這些人才轉型就是空話,上海金融中心的夢也就永遠是個夢。
如果,中國的媒體和各方人士還在起征點上爭論不休的話,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即便提高了起征點,個稅還會增加,因為,中高收入工薪階層的稅收負擔并未降低。在經濟下行壓力下,減稅是一舉多得的。
真心希望媒體和各界不要在起征點問題上進行無效無意義的辯論,而把重心和焦點放在大幅度降低稅率上來。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