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年終將至,又到了盤點時。一些焦點人物、焦點企業的行為,在某種程度上,或許代表了新的發展現象,新的問題。
《國際金融報》小編就發現一個十分有意思的現象:順豐說不上市,結果一不小心,一度成為深市市值老大;京東說不弄P2P業務,結果現在要玩了;而同樣堅決表示不上市的娃哈哈,現在也想要上市了。
這些大企業“食言而肥”了,背后究竟意味著什么?
1順豐食言上市,王衛有何考量
12月14日晚間,順豐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深圳順豐泰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湖北省政府簽訂《關于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項目合作協議》。
按照協議,順豐方面以自有資金出資23億元,湖北省交通投資集團、順豐、深圳市農銀空港投資有限公司將按照49%、46%、5%的比例,出資成立機場合資公司,建設亞洲首個專業貨運機場。
而就在不久前,順豐才買了兩架波音747貨機,于“雙十二”正式完成產權交接。
“價格也不貴,3.2億而已”。
業內專家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沒有上市的順豐,也能做這些事情,只是不會這么從容順暢。
在中國商界有一句順口溜:“永不上市三大家,華為順豐老干媽”。
順豐成為第一個也是迄今唯一一個食言的。
2011年,王衛罕見地接受了采訪,并說:“上市的好處無非是圈錢,獲得發展企業所需的資金。順豐也缺錢,但是順豐不能為了錢而上市。上市后,企業就變成一個賺錢的機器,每天股價的變動都牽動著企業的神經,對企業管理層的管理是不利的。”
此后,順豐高管公開露面,對于上市問題基本上都延續了王衛的否認態度,包括2013年的順豐首次融資,當時順豐副總裁王立順強調,順豐開放股權意在核心業務發展方面“再提速”,目前沒有上市計劃。
有網友表示,順豐與外面那些跑馬圈地的“妖艷賤貨”畫風完全不同。
然而,王衛終究默默吞回了自己的話,并且在一年內迅速地完成了“上市圈錢”的步驟。
2016年2月18日,順豐發布《上市輔導公告》,擬在國內證券市場IPO,目前正在接受券商輔導。
隨后順豐很快改變了IPO計劃,轉而尋求借殼上市。
2016年5月30日,停牌1個多月的鼎泰新材公告,順豐控股擬借殼。
2016年12月,王衛任上市公司總經理,鼎泰新材原管理層辭職,完成置出資產。
2017年2月24日,順豐控股在深交所舉行重組更名暨上市儀式,正式登陸A股。
順豐上市消息剛出時,有人罵有人贊,有媒體戲稱,這是“嘴上說不要身體還是很誠實”。網友表示,順豐這個曾經無比驕傲、不肯委身的“大美女”,終于要將自己的“個人資料”(招股說明書)掛上了國內著名“相親所”(深交所),王衛老板也開始食人間煙火了。
而當順豐問鼎了深市市值之王,一度超過3000億元,一舉超過三通一達之時,更多的人接受了現實:順豐“食言”了,也“肥”了。
一場資本盛宴,令王衛身家一度超過馬化騰,令順豐的員工收獲大大小小的紅包,更豐溢了一級投資人們的腰包。
天風證券交運團隊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雖然順豐上市有一級投資人的推動,但順豐絕對不是被逼的,他們是歡快地融入資本市場。
2016年被稱作快遞企業上市元年。中通赴美IPO、圓通借殼大楊創世、申通借殼艾迪西、韻達借殼新海股份,全峰快遞新三板上市、德邦物流已在上交所提交IPO申請,宅急送也公開表示過自身的上市計劃。
整個快遞行業都在擁抱資本。
雖然不上市也有紅利,但什么樣的紅利能夠讓一個公司抗拒資本?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順豐的成本近年來一直在上升,飛機等重資產的投入和維護,在金融、電商、供應鏈方面的試錯,樣樣都需要資金。“順豐一直是一家很有野望的公司,股票市場融資相對而言比較方便,成本可控度高,能夠讓順豐利用成規模的資金發展規劃。而且,國際快遞巨頭總有踏入中國市場的一天,不攢點資本,怎么打仗?”
也是2011年,《創業家》的封面故事《快遞中國:順豐瘋長的故事》里就有一段這樣的預測:
如果說順豐未來發展最大的變數,可能就在上市和國際化這兩件事情上。
在順豐18年的發展歷史上,要么是用自己賺的錢擴張,要么是向銀行抵押資產獲得貸款。順豐是一家100%的家族企業,王衛100%一個人說了算,也從來沒有用投資者的錢。
但是,如果順豐要繼續向FedEx學習,把國際化進行到底,那是一件需要極大資本投入的事情,VC和PE必然要進入。
以資本的逐利性,順豐上市是必然的結果。
所以,還未上市的企業家,為了自己的信譽,還是不要先下論斷說不上市了。
2劉強東為何食言染指P2P
說起“食言”,京東創始人劉強東也算是一個。
今年2月10日,京東集團舉辦了聲勢浩大的2017年開年大會,劉強東在演講中提到 “在P2P最火的時候,國內某家公司把公司名字都改成匹凸匹,連續五個、十個漲停板,這時候我們京東金融依然沒有做所謂的P2P業務”。
“什么是價值觀?這就是我們的價值觀,我們不為外界所動,永遠不會為短期的利益所動,永遠目標長遠,永遠強調我們的價值。”劉強東說。
除劉強東之外,京東金融的其他高管也在公開場合將自己與P2P業務做隔離。2016年5月,主管京東金融最賺錢業務——供應鏈金融的京東金融副總裁王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從京東金融的生態看,具備打造資產和投資對接的P2P業務,但出于風險隔離以及監管合規,京東金融目前沒有做P2P的打算。
曾多次與P2P劃清界限的京東金融,卻突然做起了P2P業務。
日前,廈門金融辦再次領全國之先,對外公示網貸機構備案名單。在5家公示網貸機構中,一家攜帶京東基因的網貸公司“京東旭航(廈門)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服務有限公司”(下稱“京東旭航”)悄然出現在廈門金融辦網貸機構備案公示名單里。
據了解,京東旭航于2017年9月27日在廈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張雱,注冊資金5000萬元,由天津大新君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控股,而天津大新君由北京京東金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全資控股,是京東金融旗下子公司。
這意味著,京東成為BATJ幾大巨頭中率先明確涉足P2P領域的公司。對于公示結果,京東金融大方承認:京東金融將建立具有影響力的網貸品牌,讓老百姓放心地投,安全地投。不過,對于具體的業務規劃,京東金融表示一切還處于籌備階段。
剛剛成立的京東旭航,只是市場上數千家P2P平臺中的一家,之所以受到關注,并不僅僅因為這是首批備案的企業,可能還跟包括京東掌門人劉強東在內的一干京東高管“不做P2P”的表態有關。
劉強東為何突然食言去做了P2P的備案,這一轉變的背后又是出于什么考慮?
有分析人士認為,京東金融此前之所以高調宣傳不做P2P,是因為此前網貸行業比較混亂,企業資質良莠不齊,監管政策也不甚明朗。尤其是e租寶等事件爆發后,跟P2P沾邊有可能帶來不必要的監管風險。
事實上,記者注意到,過去幾年中,京東金融也并非像其高管對外所說一般遠離P2P行業。
早在2014年,京東金融曾在各大招聘網站掛出了招聘網貸崗位的信息,覆蓋了P2P平臺運營的所有環節。
2015年與2016年,同樣也在招聘網站上掛出了網貸相關職位招聘信息,主要職位為運營主管(P2P)與P2P運營崗。招聘信息顯示,該部門系京東金融新成立部門,“發展前景無限”。
最新的一次對于P2P方面的招聘來自2017年,京東金融在2017年1月10日發布了招聘P2P/P2B方向產品經理、風險定價方向P2P運營崗與資產證券化方向P2P運營崗等職位,目前該招聘已失效。
一旦政策明朗,對于京東金融這樣一家有意對標騰訊和阿里,志在打造互金巨頭的集團來說,P2P則是其不可或缺的一環。從2013年10月開始,京東金融的業務布局已經覆蓋了九大業務板塊——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眾籌、財富管理、支付、保險、證券、農村金融、金融科技。京東金融的高管也曾經多次公開表態:“對一切金融牌照感興趣”,“你能想到的業務我們都要做”。因此,聲稱不做P2P只是其權宜之計。
從和阿里、騰訊的競爭來看,P2P也是京東金融值得全力投入的一塊市場。整體來看,京東金融所屬的業務中,除依托京東電商生態的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等板塊有所起色外,其他業務和螞蟻金服以及騰訊差距甚大。很大一個原因在于京東金融在支付,尤其是線下支付領域的失守,而互聯網金融業務又主要是在支付賬戶之上生長起來的。
第三方研究機構艾瑞的統計顯示,螞蟻金服的支付寶和騰訊旗下的財付通瓜分了第三方支付市場將近95%的市場份額。在2017年二季度的第三方支付市場份額統計中,京東支付與壹錢包、聯動優勢、連連支付等打包組成了“其他”,共占據5.8%的市場份額。由于支付業務沒有像阿里、騰訊一樣成為互聯網的基礎應用,目前京東金融的業務體量和螞蟻金服以及騰訊差距較大。或許,開啟P2P這個螞蟻金服和騰訊都未曾深度接入的領域,對京東金融也是一個無奈而又現實的舉動。
3曾經“不差錢”的娃哈哈怎么了
娃哈哈變了!或者說哈哈集團創始人宗慶后變了!
近日,前首富宗慶后在企業三十周年慶典活動時一改此前“不差錢不上市”的論調,表示在適當時候娃哈哈也會考慮上市。
“食言”的宗慶后和娃哈哈頓時話題感十足。
一改以往對資本市場不感冒的強硬態度,想要“在適當的時候考慮上市”的娃哈哈近些年究竟經歷了什么?
難道今年已經72歲的宗慶后又有新的目標,還是娃哈哈需要借助資本市場才能謀求企業進一步發展?
用宗慶后的話說,娃哈哈經營很穩定,不僅不缺錢,還有大量存款,而且每年都分紅。
不過,2015年全國工商聯發布的《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布報告》顯示,娃哈哈以720億元的收入排名第31位,2016年在該榜單上娃哈哈則是以494億元的收入排名第70位,2017年以456億營收排名第327位。
兩年排位下降近300位!這還是原來動力十足的娃哈哈嗎?
營收下滑,這離此前宗慶后定下的銷售收入突破千億的目標似乎越來越遠。
由于受中國經濟不景氣因素的影響,食品飲料行業增速放緩,而業績下滑幾乎成了當下食品飲料行業的一個關鍵詞。與此同時,娃哈哈自身也同樣面臨品牌老化的難題。除原有的營養快線、爽歪歪以及AD鈣奶等產品外,娃哈哈近年來也并未能成功推出新的明星單品,造成產品青黃不接。
“從娃哈哈近年來的發展來看,娃哈哈的核心競爭力似乎不復存在,如何重塑娃哈哈的輝煌,打造宗慶后定下的千億營收俱樂部也需嫁接資本的力量,進行企業全方位的創新。”一位食品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
“目前食品飲料企業盈利模式已經發生變化,從原來單純的產品盈利思維疊加到資本盈利思維。”在食品專家朱丹蓬看來,既有產品思維又有資本盈利,對于食品企業的多元化、企業跨界、企業抗風險以及消費者認知會更好,而且上市公司的品牌力要比非上市公司的品牌力更強。
娃哈哈也很難再通過自身內生性發展,通過上市以獲得更多資金,并可進一步并購區域和各個細分行業的企業,進行外延式的發展。從原來內向擴張變成并購式的外延擴張,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
有分析認為,若娃哈哈正式上市,公司的股份結構、管理架構均將得到改革,同時引入更加完善的公司治理機制,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
不過,盡管娃哈哈依舊是飲料行業巨頭,但下跌的業績或許會在其上市路上增添阻礙。
如今消費者選擇面越來越廣,其他品牌新產品出現勢必會擠占一部分原有市場份額。
“從營收額利潤來看,娃哈哈面臨市場拓展無力、業績停滯甚至衰退的局面,或導致工廠生產不飽和、成本上升、議價能力的下降以及品牌老化和消費者流失。”品牌營銷專家陳瑋指出。
其實,娃哈哈也曾嘗試改變,在飲料行業之外進行多元化業務拓展,也可間接分散經營風險。
《國際金融報》記者梳理發現,早在2010年,娃哈哈便進軍奶粉行業,2012年,娃哈哈又斥資17億元投資娃歐商場,2013年,娃哈哈還高調進入白酒行業,推出領醬國酒。
但娃哈哈多元化嘗試似乎都無疾而終。關于奶粉業務,宗慶后曾自曝并未盈利。在杭州開的娃歐商場也因拖欠租金被曝解除合同,領醬國酒更是在市場上銷聲匿跡……
實際上,如今企業如果獨自承受經營風險必然要更艱難,而通過融資能很大程度上分散經營和投資風險。
其實娃哈哈要上市早有征兆。
早在今年3月底,市場就傳出中國糖果可能易主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獨女,也是娃哈哈目前唯一接班人宗馥莉的消息,這也被外界解讀為娃哈哈或謀求借殼上市,不過最終收購并未成功。
“娃哈哈現在不算缺錢,但不上市、不進行股改很難吸引到更多高級人才和新鮮血液,家族體制的娃哈哈不上市好比‘土八路’,上市后能引入更多的戰略投資者。”陳瑋表示,通過上市也可以把企業內部矛盾如宗馥莉的這種年輕改革派跟娃哈哈的創業元老們協調處理,這是能看得見的改變。
“宗慶后從不上市到考慮上市的轉變,也是為女兒宗馥莉接班做長遠布局。”朱丹蓬認為。
只是,據媒體報道,娃哈哈擁有15000名股東,而國內上市要求公司股東數一般在200名以內,娃哈哈在這一方面遠遠超標,如何整合諸多股東手上的股權,將是娃哈哈面對的一大難題。
記者 鄭馨悅黃林夕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