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為神話傳說中的一種虛構生物。
現行西方神話的獨角獸則形如白馬,額前有一個螺旋角,代表高貴、高傲和純潔。
但在資本市場上還有另一個涵義:最早在2013年,種子輪基金牛仔創投(Cowboy Ventures)的創始人艾利·李(Aileen Lee)提出了獨角獸的概念,指代那些發展速度快、稀少,投資者追求的創業企業。
衡量一個企業是否成為獨角獸,常用的標準大致有兩條:一是成立不超過10年,接受過私募投資、且尚未上市的初創企業;二是企業的估值超過10億美元。
其中,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又被定義為超級獨角獸。
能夠給投資人帶來巨大回報的獨家獸,之所以能夠在10年之內、就成長為市值超過10億美元、甚至100億美元的大型企業,最重要的就是憑借獨有的核心技術、或者顛覆性的商業模式,率先深入挖掘新經濟中的巨大機遇。
因此,獨角獸成熟壯大之后,基本會成長為一國新興科技龍頭,對國家總體競爭力的提升、對科技進步、商業模式革新等,都會產生巨大的積極影響。
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隨著中國對科技創新投入不斷加大、對新經濟的不斷加注,中美新經濟發展道路上的差距正在不斷縮小:不但在GDP總量上,美、中分列前二、且和第三名日本的差距明顯拉開;在科技創新上,全球也逐漸邁向中美兩強競爭的格局 —— 科技G2。
但是,與一批批優秀初創科技公司誕生相對應的,是過去大量優秀企業選擇境外上市,國內資本市場痛失多個獨角獸。比如BATJ中:阿里(A)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百度(B)和京東(J)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騰訊(T)在中國香港港交所上市。
沒有一家在A股上市。
所以,對我國資本市場而言,支持新一代BATJ企業成長,破除制度障礙、吸納更多優秀的創新企業在A股上市,就變得十分緊迫。支持新經濟龍頭、吸引國內獨角獸上市、海外優質紅籌股回歸的輿論氛圍也逐漸濃厚。
新年伊始,證監會黨委委員,主席助理張慎峰就帶隊赴中關村科技園調研,表示“把好企業留在國內、讓好企業盡快上市”,監管層支持新經濟的意圖明顯。
隨后1個月,上交所、深交所紛紛表態支持新經濟企業,在1月底的證監會系統2018年工作會議上專門強調了“加大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支持力度”,“為創新驅動引領示范型企業上市、優質境外紅籌股回歸創造條件”。
上周末媒體對“證監會對四行業獨角獸開辟IPO快速通道”的報道,更是將之前的星星之火,燒成燎原之勢。
舊有規則已經越來越無法適應新經濟發展
盡管尚不能確定所謂“IPO快速通道政策”是否存在,但改革現有制度桎梏,支持新經濟發展和科技獨角獸上市的大方向已經非常明晰。
BATJ等之所以選擇海外上市,源于A股的制度桎梏。
1、在A股主板上市,需要滿足“連3年凈利潤超過3000萬”的門檻,大部分獨角獸都難以達到 —— 很多新興產業公司,前期需要巨大的研發投入,在產品完全商業化前盈利能力較差,甚至完全不能盈利。事實上,在美股上市的京東、特斯拉、亞馬遜等都是連年虧損的。
2、海外投資是獨角獸的重要融資來源,比如騰訊和阿里第一大股東都是外資。但鑒于國內部分行業對公司外資持股比例有一定限制,那么這些外資的最終退出、以及跨境資本的流動等障礙,都是制約獨角獸在A股上市的因素。這就涉及到如何拆除VIE架構,以及提高現有法規中規定的200人股東上限等問題。
3、另外,針對企業同股不同權的規定,相關法律也與很多獨角獸的現實相沖突。阿里巴巴就是因為港交所對“合伙人制度(為了保證創始人和管理層對公司的控制)”不認可、對“同股不同權”制度不松口,而最終選擇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
目前,香港交易所正在就修改上市公司規則進行第二輪咨詢。新規則將允許滿足一定要求的不同股權結構以及尚未盈利的新經濟公司上市。
之所以會產生以上制度桎梏,源于A股的法律法規是基于舊經濟和傳統行業而設立的,比如對公司連續盈利的要求,對傳統行業來說其實沒有問題,這是為了更好的保護投資者利益。但隨著經濟的發展,這些舊有規則已經越來越無法適應新經濟的發展,所以證監會有改革的需要。
這種改革,從更大維度而言,不但是上交所、深交所,和港交所,紐交所、納斯達克等的競爭,也是國家層面對優質公司的爭奪。
最近富士康的“光速上市”,被資本市場吐槽:比如名為高科技公司、但實為血汗工廠,比如利潤率太低、研發投入不夠,比如火速上市、破壞法制等等。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富士康IPO是對舊有制度的一種突破,蘊含著將至的制度創新。
制度上的放松和改革,另外一個出口就是最近被媒體熱議的“CDR模式” —— 通過CDR模式實現創新公司A股上市,將緩解此類企業在A股上市流程方面的障礙。
DR(Depository Receipts)即存托憑證,是指在一國(個)證券市場上流通的代表另一國(個)證券市場上流通的證券的證券。
CDR就是在中國(China)發行的存托憑證 —— 可以對照在美國(America)發行的存托憑證叫做ADR來理解, ADR已經成為中國很多企業在美國上市的主要方式。
比如最近網上熱議的網易等公司,通過CDR模式回歸A股上市:就是把比如10億股在美股上市的公司股票寄存在工商銀行北美分行,然后工商銀行就可以發行對應的10億股存托憑證,這些存托憑證可以被工商銀行中國分行拿出來在內地發行,上市后按照人民幣來交易。買入存托憑證,意味著擁有了公司在美國上市的股票,可以享受分紅、但不具備投票權。
CDR模式最大的好處,就是規避了“回A上市”所面臨的法律和制度框架等障礙,但其他方面問題的解決則有待更加綜合和深入的改革。
獨家獸們將會推進經濟結構和市場邁向更加均衡和成熟
結合 IT桔子和 CB insights 等數據來源,截止2017年年底,中國有獨角獸企業共124家,目前估值總和為3.9萬億人民幣(合6155億美元)。
互聯網、新能源等技術運用,中國在電信及交通等基礎設施領域的持續投資,及城鎮化領域持續改革加速中國經濟新老轉換,都是中國獨角獸能夠崛起的因素。但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更重要的優勢是,獨一無二的市場規模和人口密度。龐大的用戶規模也給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了基礎。
拿中美兩國的獨角獸做對照,可以看到:中國獨角獸重消費,美國獨角獸重科技。
中國獨角獸的重要生存之道是結合互聯網等新興科技以更有效率的方式滿足以及挖掘用戶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如文娛,教育,游戲,出行,物流等等。來自消費,商業服務相關行業的獨角獸占全部中國獨角獸的60%。而美國獨角獸集中在以技術創新為主的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以及醫療保健等領域。
從體量上來看,目前符合“四新概念”的中概股市值規模0.89萬億美元,港股0.81萬億美元,加上目前的獨角獸估值,總量在2.3萬億美元左右。
若這些公司在未來有望通過CDR或者其他上市制度改革登錄A股市場,靜態估值的融資量在3000億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幣接近2萬億。
如果這些公司在未來3-5年登錄A股市場,從資金面來看將會給市場帶來比較大的融資壓力。而且這些優質公司的持續上市,將會在長期內降低高質量成長股的稀缺性,促進成長股的優勝劣汰。
需要注意的是,超過2000家A股上市公司的“研發費用/營業收入”在 3%-4% 之間,而享受高新技術稅率優惠的硬指標“研發費用/營業收入”為3% —— 同期BAT三巨頭“研發投入/營業收入”比例在 13%-18%之間。
再看金額,2016年創業板整體研發投入為369.97億元,而BAT三家研發投入2016年就超過390億元 —— 創業板整體研發投入還不如BAT三家多。
所以未來的市場一定會更加分化,A股存在的眾多偽創業、假創新的公司,將會被打回原形。而且,考慮到“回A上市”的科技巨頭,“在A上市”的獨角獸,估值體系更可能參照美股和港股,所以A股整體虛高的估值將會受到非常大的壓制。尤其有沒有業績支撐,沒有創新動力的公司,將會逐漸在市場中被邊緣化。
與之相應的是,市場結構也將實現新老轉換,未來3-5年內新經濟成分在經濟及A股市場的比例有望上升至50%甚至更高。
綜上,短期來看,獨角獸概念將掀起A股相關概念股的熱炒,獨角獸概念股將會被資金追捧;中長期來看,獨家獸們將會推進中國經濟結構和市場結構,向著更加均衡和成熟的方向邁進。
【附:中國主要獨角獸名單(資料來源:天風證券)】
高端制造:小米、魅族、寧德時代、大疆、蔚來汽車、優必選、威馬汽車、柔宇科技,智車優行;
大數據與云計算:螞蟻金服,數夢工場,集奧聚合,金山云,騰云天下;
人工智能:Face++,商湯科技,寒武紀科技,云知聲,依圖科技;
生物科技:聯影醫療,復宏漢霖,平安好醫生,信達生物,微醫,春雨醫生,碳云智能;
其他:陸金所,頭條點評,摩拜,OFO,滴滴,美團點評,餓了么,攜程,貓眼,鏈家,斗魚等等。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