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IPO傳出新動態,審核尺度被指再度收緊。
第一財經記者從券商投行人士處獲悉,近期陸續有企業和券商收到通知,IPO在審企業需滿足近三年凈利潤合計超過1億元且最后一年超過5000萬,不達標者可以選擇撤回IPO申請,或者接受現場檢查。而在此前市場形成的隱性門檻是凈利潤要超過3000萬元,這無形中提高了IPO企業凈利潤門檻。
多名券商人士認為,政策導向在于,從源頭上把關和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以防范公司上市后出現較大風險。但也有業內專家人士認為,“大企業不等于好企業。”
IPO這一新動態傳出的背后則是2018年第一輪IPO現場檢查行動已經拉開大幕,同時也意味著將有更多公司撤回IPO申請。今年開始已經有48家公司IPO終止審查,且呈現出逐月增加的態勢。
“審核紅線”被指調高
近日,市場再度傳出IPO新規,即IPO在審企業,近三年凈利潤合計要超過1億元,且最后一年超過5000萬元;IPO新申報的企業,主板要求最近一年凈利潤超過8000萬,創業板不低于5000萬。
對此,一位券商投行高管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前一條IPO在審企業的凈利潤標準確實如此,但目前沒有出相關官方文件;后一條目前沒有要求要達到,有點偏高,尚未確定。
而在此前,市場形成的IPO企業隱形門檻是凈利潤超過3000萬元。有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前兩年IPO發行較為快速,而有些小型券商項目資源不多,便讓最后一年有3000萬凈利潤的企業去申報IPO,但事實發現,這樣凈利潤規模的企業多數質量不高,并不適合進行IPO,較多企業上市后出現問題,存在較大風險。
“其實,三年累計1個億的凈利潤真的不高,不達標者如果不想撤回IPO申請材料,可以接受現場檢查,但如果現場檢查接受不起,一定程度也說明報表可能存在問題。”上述投行高管表示。
對此,多方業內人士表示,監管層意在通過提高標準,將具有真實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優質企業篩選出來,質量差的、沒有發展潛力的公司則不鼓勵短期內上市。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則認為,通過此方式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并無保障,不能用規模與好企業畫等號,因為企業的“塊頭大”、利潤多,并不等于將來就是好企業,有些企業現在“塊頭不大”甚至不賺錢,但將來可能是個偉大的企業,所以這樣的業績標準只是固化和強化了工業版IPO標準的高門檻,提高凈利潤的方式保障上市公司質量還是一個傳統觀念。
但上述投行高管則表示,業績標準本身是企業抗風險能力、體現市場競爭力較為重要的一個原因,之后IPO審核內控規范性方面也不會放松,在全面趨嚴的基礎上對凈利潤要求更為嚴格了。
他同時稱,關于IPO在審企業的業績指標已經被告知了有幾個月,這幾天開始陸續有券商和企業收到通知,不達標者可以選擇撤回IPO申請,或者接受現場檢查。
對此,有消息稱,2018年第一輪IPO現場檢查行動已經啟動。上述投行高管表示,實際檢查還未啟動,目前已經通知各方做好準備。
據市場傳聞稱,60家業績排名倒數的IPO企業將面臨現場核查。證監會消息顯示,截至2018年3月15日,IPO公司處于正常審核的有388家。
“若以60家來計算,被現場檢查的企業占比約15%,對整個IPO的影響不大。”上述投行高管表示,以前IPO現場檢查每批抽中率為5%,現在實際上是指定檢查。
3月16日,證監會發布消息稱,2017年下半年,證監會對22家IPO在審企業開展了現場檢查,對2家企業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對13家中介機構擬按程序采取相應監管措施;對存在其他問題的企業及其中介機構進行督促整改或約談提醒。此外在現場檢查準備和實施期間,共有10家企業撤回了IPO申請。
證監會表示,2018年上半年,該會將繼續深入開展IPO企業現場檢查工作,檢查范圍主要包括:信息披露質量抽查抽中的企業、日常審核中發現存在明顯問題或較大風險的企業、反饋意見或告知函等回復材料超期未報的企業。
多數公司IPO終止審查
IPO在審企業凈利潤標準被指無形中提高的背后,近三個月撤回IPO申請的公司也越來越多。
截至3月15日,今年已有48家公司IPO終止審查,其中1月份有12家,2月份17家,3月份19家,呈現出逐月增加的態勢。值得注意的是,2月23日之后,終止審查的IPO公司有26家。
2月23日,證監會發布消息稱,企業在IPO被否決后至少應運行3年才可籌劃重組上市;對于不構成重組上市的其他交易,證監會將加強信息披露監管,重點關注IPO被否的具體原因及整改情況、相關財務數據及經營情況與IPO申報時相比是否發生重大變動及原因等情況。
當時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一規定將對一些不合格的擬IPO企業形成威懾,使它們謹慎選擇IPO,可以引導不合格的存量IPO企業主動撤回材料,減輕“堰塞湖”積壓。
從26家終止審查的公司業績來看,多數公司不滿足“近三年凈利潤累計超1億且最近一年凈利潤超5000萬”這一條件。比如安徽大地熊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近三年凈利潤累計剛好超過1億元,但是2017年度凈利潤為4502.57萬元,不超過5000萬元;北京盈建科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則是近三年凈利潤累計不足1億元,2017年的凈利潤也不足5000萬元,為3813.58萬元。
IPO“審核紅線”被指調高,不達標者要么撤退要么接受現場檢查,這一規定,不僅對IPO企業帶來影響,也將給券商行業格局帶來影響。
多位券商投行人士認為,對中小券商影響較大,因為中小型券商本身項目不多,而目前審核又更為嚴格;對大券商的影響則不大,因為一直以來對IPO項目要求便高,后續可能在市場口碑和項目經驗上更加有優勢。
此外,近期“獨角獸”企業、“四新企業”上市成為經濟領域最熱議的話題之一,監管層也釋放積極信號。對此,上述投行高管表示,大型券商會去選擇已經是“獨角獸”的企業,或者培養一些有潛力成為“獨角獸”的企業。
在董登新看來,IPO在審企業凈利潤門檻提高若屬實,將會把更多國內未上市的新經濟概念企業攔在門外,將更多的IPO機會留給大企業、傳統企業,中小企業尤其是新經濟領域的中小企業難以享受到IPO的機會。
對于通過IPO渠道上市越來越嚴格后,撤回申請的企業將何去何從?上述投行高管認為,若這些企業還想證券化,那么并購進上市公司是一個趨勢,這也是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
本站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所有;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處理!